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陶淵明的勇氣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陶淵明是有勇氣的。我極崇敬陶淵明。
                 
長期以來,我在生存與理想的兩極間徘徊著,令我痛苦的是我無法選擇現實。理想與現實在當前無法調和,它們的沖突之火,使我向往的超然存在於社會之夢,變得異常脆弱,不堪一擊。在那些苦悶的日子,手捧陶淵明的《歸去來兮辭》,輕吟淡淡的田園詩句,心情格外的輕松與快樂。我常自問,那種超然的生活,與世無所爭求的心態,在現實是否正常?我們暫且拋開現實能否給我們自由選擇工作的機會不論,那種清貧、孤寂,是我們現代人能夠承納的嗎。
                 
小時候,當我第一次讀到“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他歸田園的心情是多麼急切啊。那時,我只覺得詩句的優美令我內心湧蕩著無法言傳的美好感受。時隔二十年,我在這光怪陸離的世界,在這越來越充滿爭競的社會,慨嘆陶淵明在當時能夠做出的辭官決定,是多麼的不易。從他的詩文中,我發現陶淵明是經過長時間的思考後,才斷然離去。他清楚此去意味著今後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子。
                 
現代社會是重視物質生活的,現代人是極崇尚物質文明的。這本是無可非議的,但堅持一切以物質,物質絕對第一的理念,恐怕人的內在情感會發生問題。人是有思想的的高級生物,我們都知道外物只是我們的生存的條件,僅此而已。實際情況是,有些人是本未倒置。如果理想與存在完滿結合,形成一個融和的整體,那是多美的事。也許是上帝的有意安排,也許是對人的磨難吧,生活中,理想與工作恰恰相反的事例比比皆是。做極不喜歡做的工作,從事看來毫無益處的事,不如意,不順心情。你能怎麼辦呢。想不做嗎?要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幹想幹的事,就必須面臨兩難選擇,要有冒風險、承受可能貧困的心理準備。
                 
陶淵明拋棄了物質第一的羈束,心靈得到了自由與輕松,雖有貧苦,卻安貧樂道。

陶淵明是有勇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