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另類思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曉勤【明心網】先從「愚公移山」這故事講起。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部分人都知道,是說愚公這位老先生,要挖平擋在他家門前的兩座山,有一個叫智叟的人,笑他不自量力,他就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有孫子,子子孫孫下去,永遠沒有窮盡,而山卻永遠那麼高,不會再增加,所以我們總有一天能把山挖平、移走。」
於是愚公帶著家人,每天去山上挖土,再倒土到海裏;接到山神的報告後,天神被愚公感動,就叫大力神把山搬走,從此愚公他家門前就暢通無阻了。
這個故事出自《列子》這本古書。愚公移山有什麼意義呢?一般的解釋是:只要肯努力,一定會成功。或者講得有學問點,「有志者事竟成」。 這個意思幾乎已經成為人們想當然的觀念了。
然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想,去掉腦子裏已經形成的觀念,也許所看到的就會不同。 其實,這個故事反映的客體是人和神,而人們只看到了人的一面卻忽劣了神的一面。智叟笑愚公,是因為他只看到了人力,靠人力移山當然是不可能的,但愚公的成功是天力所為。那麼,神為什麼幫人,也許才是這裏的玄機和令人醒思的地方。愚公之所以叫愚公,是人覺得愚公愚,但愚公卻贏得了神的幫助,事情的結果卻變成了愚公不愚,被嘲笑的人反倒是智叟。從中人們不難悟到,何謂愚何謂不愚。也許那份真誠和樸實才是人應有的狀態,才是給人帶來幸福的保障。@
發稿:2004年3月15日
更新:2004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