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歷史故事:康熙沒有大興土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皇帝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往往搞得民不聊生。有時甚至促成了人民造反。

秦始皇修長城,築直道,營宮殿,造陵墓。到底動用了多少人力,史無統計。最近葛劍雄教授著文《秦皇漢武究竟征發了多少人力?》,對此作了精辟的分析。據他分析,秦時全國人口大體為4000萬,而被額外征發的人力為100萬,占2.5% 。好象是不重。但是,這100萬人服役的地點是在鹹陽一帶和北部邊疆,當地無糧,必須由外地輸入。他認為,額外征發和遠途運糧的人力加在一起,達2000 萬。也就是說,全國人口的一半是去服徭役了。

我們假定他的分析是正確的。那就可以看出,秦時徭役有多麼重。無怪乎陳勝、吳廣要造反了。秦二世而亡,也就不奇怪了。

而康熙帝一朝,很註意人民的休養生息。他對於黃河肆虐、漕運阻斷,深為憂慮。主政之初,他就把河務、漕運和三藩等三件大事寫成條幅,懸掛在宮中的柱子上,時時提醒自己。由於康熙帝的重視,黃河水患終於得到了治理,運道也得到了改善。這就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較為穩定。在農業上,康熙帝鼓勵墾荒,推廣良種,輕徭薄賦,蠲免錢糧。尤其是實行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稅收政策,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國庫的收入也大大地增加了。總之,康熙帝沒有大興土木。

康熙帝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皇帝。他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他主張“以德化民,以刑弼教”,反對不教而誅。對自己、對未來,他胸中有一個理想境界:“共四海之利為利,一天下之心為心。體群臣,子庶民。保邦於未安,制治於未亂。夙夜孜孜,寢寐不遑。寬嚴相繼,經權互用,以圖國家久遠之計而已。”

康熙帝沒有做的事,對官員、對士子、對子民,無疑是有利的,對國家則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