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和童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紀廣洋【明心網】三月中旬的一個星期日,帶五歲的小侄子去濟南東郊春遊,他在白雲湖畔的泥土裏撿到一尊小石佛,就跑過來,非常高興地說:“叔叔、叔叔,我撿到一個老爺爺,真好看!”
我接過來一看是一尊小石佛,就對孩子說,這不是老爺爺,是佛陀,你大了就懂了。小家夥卻說:“就是老爺爺麼,幼兒園裏把門的老爺爺就是這個樣子的……”
看來,在兒童們的眼裏,是以人為本的,佛和人是沒有區別的,也沒有宗教和信仰,有的只是看著順眼、心裏喜歡。他把石佛視作珍寶,在清水裏洗了又洗,然後用衣袖擦幹凈,放在我們攜帶的皮包裏。
面對這一景遇,我的感覺多少有些意外,也萌生一種朦朦朧朧的神秘意識。我算不上佛教徒,只是經常閱讀和寫作一些有關佛教的感悟文章,時間一長,對佛教和其他宗教裏所蘊涵的玄妙哲理多少有些敬畏和膜拜。可是,我怎麼就遇不到小石佛呢?即使是一件純粹的工藝品,不期而然地遇到、撿到,也是一種緣分和機巧吧。現在讓未諳世事和法理的孩子撿到並擁有了,我既羨慕又遺憾。小家夥把佛陀稱作老爺爺,也夠新鮮和另類的。
常言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因為春遊,因為石佛,因為小侄子對佛陀的稱謂,我獲得靈感,寫出了這篇短文,也是一種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說是一種玄妙的因緣吧。
佛教是神奇的,童心也是神奇的。佛心和童心構築成世間的兩大景觀和心靈的兩大走向。童心和佛教之間便是漫漫的人生之路和心靈軌跡。我認為,能把兩者融會貫通、有機結合的,不是聖人就是哲學家。
發稿:2004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