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 聲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瀟君【明心網】有一天清晨,我在夢中遇見佛。夢的底色太灰,我看不清佛的臉。
佛看著我手中的刀,低聲勸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我把刀拋在地上,笑問:佛,請你告訴我,是否真的放下屠刀,就能成佛?
佛說:手中無刀,而刀在心中,你心中的刀是否也能放下?
我想了好久,可無論我怎樣努力,心中有些事情還是一樣放不下。
於是佛去了,留我在濁世中獨行。
就是那天中午喝酒的時候,李哥告訴我,定林寺的迎春花開了。
不只是我不相信,在座的同事都不信他,稍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迎春花是在清明前後開放。即便是早發,也不應該在隆冬季節就開花。李哥大怒,酒也不喝了,開車帶我們上山看迎春花。
李哥那天已經醉了,牛勁也上來了,不過除了我,沒有誰敢坐李哥開的車,其他人都打的跟在後面。李哥一邊開車一邊誇我義氣,我嘿嘿地笑,不言語,他哪知道我正盼著自己灰飛煙滅呢。
隆冬季節,正是旅遊的淡季,山上沒有幾個人。我們沒有直接去定林寺,而是開車去了山頂。
浮來山最近開發了,不僅修了環山公路,而且景區也擴大了許多。以前來浮來山,不過是在定林寺、臥龍泉以及文心亭附近遊玩,這次站在後山茂密的松林裏,才知道熟悉的地方也有風景。浮來山我來過不止N次,而且小時候就是在寺廟旁的園藝場出生,但只有這次,車到後山看見北面那一連串的小山,才覺得以前不知道聽過多少遍的“山外有山”那句話,有更多重的意思,以前見山不知有山,只因為身在更高處,有許多的景色迷茫了眼睛。
從山上下來,我們去定林寺佛堂看迎春花。李哥說的佛堂,其實是劉協當年撰寫《文心雕龍》的校經樓,樓前的臺階兩旁,不知道什麼年代植了兩叢迎春花,往年清明時節也來看過,記憶有些模糊了,只記得花枝上沒有一片葉子,全是黃色的迎春花,映著青磚紅柱,顯得格外燦爛。
李哥帶著我們走過去,迎春花的枝條真的返青了,但卻沒有一個花瓣在上面。大家笑李哥說醉話,李哥急了,把定林寺的老和尚拉出來,給他佐證。老和尚倒也和善,沒有因為李哥的無禮而惱怒,淡淡地說:“前幾日天暖,迎春花是真的開了幾朵,不過這兩天天冷風大,早已經謝了,正所謂伏久飛高,早發先敗,萬物無不是這個道理。”
大家沒有看到期待中的迎春花,但依然興致勃勃地去十王殿看閻羅去了。我留下來,跟那老和尚嘮嗑。老和尚告訴我伏久飛高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鳥,三年不鳴,一名驚人,三年不飛,一飛則沖天。因為這種鳥養精蓄銳已久,只要一有機會,必定出手不凡。
老和尚讀他的佛經去了,留我獨自在枯草裏尋找雕謝的花瓣。其實我並沒有找尋什麼,只是不願在同事面前流露出自己的恐慌——老和尚無意中的那番話,莫非在暗示一直灰心喪志的自己?也許真的如他所言,人應該凡事忍耐,在歲月中不斷歷練,尋找時機,而後終能有“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之所向披靡的那一天?
是夜,又遇見佛,佛說:枝葉徒榮,玉帛無益。
我猛然醒來,只覺一身冷汗。心中感嘆這反復的點化,又為自己的執迷不悟而漢顏,禁不住反躬自問:那心頭的刀可能最終放下,那世俗的名利還要執著到幾時?
發稿:2003年5月24日
更新:2003年5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