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拾貝殼的孩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明心網】看到這個題目怕有人就感到奇怪了:我現在都是大人了,還要做一個孩子?
如果你為做一個孩子而感到羞恥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小時的牛頓看到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提出了蘋果為什麼要往下掉而不往上“掉”的問題,你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嗎?其實,做拾貝殼的孩子也是這位偉大科學家打過的比方,他十分謙虛,把自己的偉大發現比喻成偶然撿到的大彩貝。世界的一切對孩子是新奇的,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很強,凡事都會問個為什麼。而我們大人,卻往往失去了這種珍貴的品質,對世界的一切熟視無睹,自以為是,對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也遠遠不如孩子。從這方面看,孩子應是我們的老師。
當然,我們不能個個象牛頓那樣成為天才,成為揀到“牛頓定律”的幸運者,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斷地有新發現,新感受,多出了一份份撿到新貝殼的喜悅,我們的生命也會由此變得更富有意義。
做一個拾貝殼的孩子,就是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求真,求善,求美。然而,社會上多少人由於這樣那樣的原因戴上了有色眼鏡,結果再也看不到世界的本色,對事物失去了客觀的評價標準,真理與謬誤混淆,美與醜顛倒,善受到冷落,惡卻得到放行。我們需要回到自己的孩提時代,用純真、明亮的眼睛來看待我們身邊的一切,將世界變回到本來的面目。
做一個拾貝殼的孩子,也是保持那份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保持對生命的熱愛。多少青年因挫折而意志消沈,因失敗而一蹶不振,又有多少人而陷入欲望的泥潭而不得超脫,還有多少人碌碌無為而找不到生命的真諦。那就走到軟軟的海灘上,做一個孩子,尋覓那些美麗的彩貝,把生命融入大自然中去吧,用孩子純潔的心靈撞出生命的火花,再度燃起生命之火,以積極的心態過好生命的每一天。
做一個拾貝殼的孩子,也是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五光十色的貝殼,天然去雕飾,它保持著它原有的本色,沒打上任何人為的痕跡,沒受到世俗的汙染,也看不到任何虛情假意。而這些,又是我們的心靈多麼需要的品質啊!
發稿:2003年4月8日
更新:2003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