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善惡有報,暴君難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展真

【明心網】在春秋時代,晉國的國君晉厲公由於過於寵幸嬖姬,又殺害忠臣,所以晉國的人都很怨恨晉厲公。最後晉厲公被自己的臣子殺害了之後,魯國邊境的官員就把這個消息報告給魯成公。

當時魯成公正在上朝,於是便問在場所有的文武百官:“一個國家的臣子如果殺了他的君王,那應該算是誰的過錯?”結果群臣之中沒有人回答的出來。

最後,在大臣中,有一個名叫裏革的人上奏說:“這件事情是國君的過錯!因為統治國家和人民的人,其權威非凡的巨大!如果這樣有權位的一個人卻失去了威德,而且落到被人民所殺的下場,那麼他的罪過也一定是非常之大!況且,身為君王的人,其職責就是應該好好地撫順百姓、調正人民當中不好的行為觀念的。如果一個君王反過來放蕩自己邪亂的行為,放棄了治理國民的重責大任,使得人民之中產生了邪惡之徒,而君王卻一無所知、無從考察,那麼邪惡之徒與災難一定會越積越多。如果以邪亂的方法來面對百姓,就會讓全國陷入淫亂而無可救藥。在任用賢臣時,如果不能持之以恒,使下達的命令法規無法按步實施,最後就會使人民走上絕望的地步而完全無法再安撫民心。假如一個國家最後是走上這樣的命運,那又怎會需要這樣的國君呢?所以,在夏朝的末期,其王夏桀逃到南巢;商朝的末期,其王商紂死於京城;東周末年,周厲王被流放到彘;西周末年,周幽王被殺死在戲山。這些君王都是因為他們用了邪亂的方法治理人民的緣故啊!所謂一國之君,就像是人民的大河大湖一樣,當這大河大湖要往哪裏流動,人民就像水中的魚一樣,就往哪個方向遊動。所以其結果不管是美好的,還是悲慘的,都是國君自己所決定的,人民又怎能左右呢?”

從上面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最終將得到什麼樣的結局,都是由自己個人的行為所決定的,不管是一國之君,還是其他人都是一樣。尤其是一國之君,身系著為全國百姓謀福的重責大任,更是應該重善重德。

(資料來源:《國語·魯語上》《史記·晉世家》)

(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