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對新奇無休止的迷戀(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王力雄

【明心網】* 變易——我們這個世紀的偶像

處身世紀末之刻,回首人類的二十世紀,一片波濤起伏,天翻地覆,令人眼花繚亂,驚心動魄,感慨萬千。尤其是我們中國,從新政到辛亥,從五四到北伐,從軍閥混戰到全民抗日,從國共易幟到社會主義改造,從反右到四清到文化革命,再到今天的商業化大潮,很難想象歷史上還有哪個時代的人能經歷這麼多變化。“革命”是這個世紀最輝煌的詞匯,“新”是最具魅力的字眼,“進步”的口號響徹雲霄,“改革”成了聖經,只要是“先進”就倍受羨慕,“現代化”則更是夢寐以求。與之相應的,是一系列“砸爛”、“推翻”、“消滅”和“決裂”,構成我們這個世紀自始至終的主旋律。

今天,層出不窮的政治神話和意識形態已大多成了明日黃花,然而對變易和新奇的追求不但沒有終止,反而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更為廣泛和淺薄地擴散。整個社會馬不停蹄地投入追趕新潮的比賽,標新立異是榮耀,喜新厭舊是哲學,商業社會不用刀槍,卻能用“時髦”實施最廣泛的“專政”。一切都是新的好。女人換衣服;男人換女人;產品未用就被換代;名人輪番上上下下;傳統成了貶義詞;談道德已是老古董;評價學說或藝術的標準是新舊;話語一旦說到眾人都懂(舊)就“過時”;連人自身,也僅僅為新(年輕)就趾高氣昂,為舊(年老)就灰心喪氣……

全人類都染上了這種疾病:把貶損過去當作進步的動力,把敵視前人、傳統當作光榮,將靜止或哪怕稍微慢一點視為恥辱與落後,為進步而進步,為變化而變化,對進步和變化的意義卻茫然地不知不問,似乎只要不停地與過去決裂,變、變、變、革新、革新、再革新,就能獲得成功、幸福以及光明可靠的未來。

* “世紀劫難”

平衡與變化並非矛盾,僵死的平衡與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運動本質不相容。從這個意義上說,變化本是平衡的必要條件。然而變化若過於頻繁劇烈,失衡就必然會發生。自然界如此,恐龍由於環境的突變而滅絕,地球生態的平衡被人類工業化的過快進程所打破;同樣,人類社會和人的精神世界也如此。

在我們不斷用今天否定昨天,對“舊”嗤之以鼻,揣揣不安地擔心被“新”淘汰的時刻,難道我們能從無止境地追求變易中得到幸福嗎?在那看似鼓滿風帆、競航於百舸爭流行列的人生之船下,只是疲憊的隨波逐流而已,實際上失掉了自己把握航向和獲得安寧的舵與錨。多變使人惶惑、疲倦、失去自信、日益浮躁,把時間精力消耗於不斷追趕、適應、為他人而活,最終還是免不了被“後浪”帶著刺耳的嘲笑掩蓋,成為筋疲力盡的“老古董”被淘汰出局。

以“新”為價值標準的人生將導致一個無解的悲劇結局:無論其他的一切怎樣更新,人自身的“舊”——衰老以至死亡,卻是不可逃脫也無法更新的。由此,以“新”為價值標準,就只能使人生成為一個先吃“大蘋果”的下坡過程,成為被存在主義百思而不得其解的荒謬。

否定和毀壞的癖好摧毀了人的信仰,使一切真理變為虛無,使世界成為任人解讀的“文本”。青年時所學的一切到中年時得知都不對,中年時所做的一切到老年又發現全愚蠢。我們的前輩也包括我們自己都有這樣的親歷。即使今天我們自以為的“正確”,到明天又可能照樣被否得一無是處。這種失去真理支持的人生,最後的蓋棺論定只剩下無意義的徒勞。

人類的物質世界在快速變化中越來越富有,精神世界卻在快速變化中越來越貧乏。舊的否定了、丟掉了,新的卻紮不下根、又長不起來。兩個世界日益分裂失衡,人類集體地陷入找不到意義的空虛,這就是人的物質生活越來越富有,精神生活卻越來越煩惱不安的根源所在。空虛促使人制造更多的變化以求填充,企圖用“新奇”打發產生於空虛的無聊和“沒勁”。這種求變會象吸毒一樣陷入惡性循環,周期越來越短,“新奇”的變換越來越快,從而使傳統的意義和價值體系瓦解得越發散碎。而在日益散碎的基礎上,建立新體系的嘗試則越發失去立足的可能。

沒有體系搭起的階梯,終極性的意義與價值是不可能獨立存在的,人生追求就只能停留在一些表層價值上——如成功、有錢、地位等。那種追求可以使人很忙碌,卻寄托不了意義。成功者、有錢或有地位的人與其說得到了幸福和充實,不如說更多的是勞累、厭倦和永無滿足地繼續匆匆向前。

人不可能不追求,沒有深層意義的追求,就只有追求表層價值——成功、富裕和權力。一旦這些價值被所有人共同追求,就一定導致人與人的廣泛爭鬥,因為這些表層價值都是以勝過他人才能獲得的,並且必須以他人的反襯才能顯現。尤其在人口密度增加、經濟一體化越來越強的今日世界,人際互動發生得越來越多,倚賴日益增強,而能提供成功、富裕和權力的資源卻越來越緊張。意義與價值體系的瓦解勢必會導致欲望過度,人際關系普遍紊亂,摩擦、沖突和敵對增加,經過階梯式的積累、富集和傳遞,形成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危機,最終導致整個社會發生動蕩,失去平衡。

說到底,今天人類社會的根本危機就在於意義與價值體系的解體。然而我們對此視而不見,充滿我們視野並使我們窮於應付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的危機,其實只是從這個地下之“根”長出地面的“枝幹”而已。

* 精神的洪荒時代

今天,無論是東方西方,精神的大廈都在崩塌。男男女女們陷入難以自拔的精神危機,心理疾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蔓延;人與人日益相互為敵,道德淪喪,冷漠殘忍;宗教信仰萎靡,精神理想破滅,真理和信念被相對主義腐蝕,人生意義變得越來越虛無;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達到從未有過的廣泛深入,而自己的內心世界卻變得日益模糊,與我們形同陌路;我們把信息當知識,把知識當智慧;這世界失去了思想的巨人,只剩土撥鼠似的侏儒學究和畸形專家忙忙碌碌,由半文盲的歌星充當哲學教師;作繭自縛的法律取代了道德良心,武裝到牙齒的警察成了維持太平的唯一保證;我們感到了危機存在,然而我們至今仍只限於索爾仁尼琴所形容的那樣——“用一種以靈巧和機智作為骨架的木馬來同這種危機賽跑”,那木馬不管是載著機關算盡的權謀,還是“跟著感覺走”的自慰,還是在意識形態宣傳中升華出來的光輝形象,都是註定要在這場不成對手的賽跑中散架的。

這片荒原中已沒有通路。我們在“新奇”的誘惑下沖得太遠,支持人類上千年的意義和價值體系已經斷裂在我們身後不可復歸的鴻溝另一端。只有向前,去向未知的新天地探索,尋找走出荒原的道路,有人說人類的今天平庸無奇,商業與法律統治的社會將不會再出英雄。然而人類的精神世界卻全然是另一番景象。那裏黑暗荒蠻,風雨交加,猛獸猙獰,那裏重新面臨天地初開的神話時期,等待著女媧、丹柯、普羅米修斯和誇父一般頂天立地的英雄,去披荊斬棘、戰勝猛獸、馴服洪水和尋找光明,那裏將廝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通向終極關懷的道路怎麼可能平庸?!

(浴火鳳凰,選自王力雄散文集《自由人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