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眼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F兒【明心網】下午,在書店裏翻閱了一本書,一本由作家丘引和她女兒和著的書,寫著女孩從小在世界各地遊學的所見所聞還有一些心得和感想,以及許多關於旅遊和出國的經驗談;讀著這樣的書,給我很大很大的震撼,因為女孩的生活背景以及經歷都與一般的臺灣小孩,甚至全世界的孩子都迥然不同的,我也相信有許許多多的父母聽到看到這樣的事情除了大呼不可置信之外,更是無法□同;但是在書中,除了想像那種在不同國家不同城市裏生活的趣味以及過程之外,更讓我動容的是女孩在書中所展現出無比的開朗與自信,這一些都是在我自己身上,還有許多在臺灣土生土長的朋友身上所找不到的,甚至當許多的被父母親送出國後,還是被強迫著把學業當成首要目標的孩子身上,也找不到的特質。
高中的時候,我很喜歡的一位年輕的作家,他叫褚士瑩,他從高中的時候便開始到各國旅行,大學的時候念的臺大政治,又到開羅去念新聞,最後在哈佛念公共政策時發現了自己不是讀書的料;他寫了大量的散文,旅遊文學還有一些小說的創作,他的文筆輕快流暢,重要的是他那種積極快樂的生活觀,以及充滿了好奇心的眼光充滿在字裏行間,在高中的苦悶生活中他的文字給了我許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和快樂,也讓我明白了就算在枯滯的生活裏,也有能回出自己的另外一片天地。
最近,很巧的看了兩部片子,史瑞克-一個怪獸找真愛,一個公主找到真我的可愛故事。情人眼裏出西施-外貌協會會長學會了如何欣賞人的內在美。乍看之下,這兩部電影似乎沒有什麼關聯,但卻一樣是在討論著眼界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標準才算是一套”標準”的標準,怎麼樣的眼光,才是一個”正確”的眼光呢?
從小,在一套專一式的教育體系當中,我們不停的被灌輸著同樣的一套觀念,在這套觀念當中,包括了價值觀、審美觀、生活觀,我們不被鼓勵去挑戰這一套傳統,也鮮少有人可以走出這一個框架;再大一點,這個社會以及媒體也開始利用各種管道去影響我們內在的標準,不停的告訴我們什麼是美的、什麼是醜的,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於是,我們也就屈服於這些制式的眼光之下,用它們審視過去判斷自己是不是幸福,用它們來規劃憧憬未來,用它們來審視他人評斷他人的好壞,甚至用它們來定義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夠優秀、夠爭氣;
但是,到底有沒有問過自己,那一切一切,到底是不是自己真正喜愛的、真正想要的,在自我價值的評斷當中那些到底是不是真正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於是,大多數的我們,便迷失在這樣一個世俗的評價當中,或許有同時失去了該有的自信、應有的快樂、還有享受人生歡度生活的權利。
聽起來很可怕吧!!但我總覺得這樣的感官,是讓我們重新去建立一套新眼界的契機。這世界給予我們的有那麼那麼多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們卻只將自己的眼界放在幾個小小的點上是不是暴殄了天物?當上天賜予我們那麼多那麼多不同的特質,我們卻只用最平凡卻最嚴苛的眼光來標準化自己,來評斷著他人是不是既可惜又可悲?
當機會帶給我們那麼多那麼多的可能與際遇,我們卻只用最功利最現實的角度來審視過去來衡量未來,又是不是太短視太可惜了呢?
於是,也該是我們換個眼界,去觀看自己與世界的時候了,試著打開心房,傾聽內心真正的聲音,別再被固有的觀念所左右了真正的想望,跨出傳統的保守世界,試著用新的眼光去看,去認識自己有多少與衆不同讀一無二的特質,去了解身邊的朋友那鮮為人知卻可愛特別的一面,從以往認為平平無奇的過去當中尋找新的體驗,Z漲頁⑹雜貌煌墓鄣鬩約凹壑等ス婊蠢矗晃蟻耄頤塹娜松嶙艘桓齪艽蟮耐洌酶斕慕挪酵ㄍ岣歡燉值哪且惶趼貳?
轉載自:www.yoshow.com.tw 優秀文學網
發稿:2003年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