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省思感悟

孤 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美]亨利大衛索洛

在這美妙的黃昏,我的身心融為一體,大自然的一切尤顯得與我相宜。夜幕降臨了,風兒依然在林中呼嘯,水仍在拍打著堤岸,一些生靈唱起了動聽的催眠曲。伴隨黑夜而來的並非寂靜,猛獸在追尋獵物。這些大自然的更夫使得生機勃勃的白晝不曾間斷。

我的近鄰遠在一英裏外,舉目四望,不見一片房舍,我獨享太陽、月亮、星星,還有我那小小的天地。

我常常發現,在任何自然之物中,我們都可以找到天真無邪,令人鼓舞的夥伴。對於生活在大自然之中的人來說,永遠沒有絕望的時候。我生活中的一些最愉快的時光,莫過於春秋時日陰雨連綿獨守空房的時刻。

人們常常問我:“你一個人住在那兒一定很孤獨,很想見人吧,特別是在雨雪天裏。”我真想這樣回答他們:“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不也只是宇宙中的一葉小舟嗎?我為什麼會感到孤獨呢?我們的地球不是在銀河系中嗎?”將人與人分開,使其孤獨的空間是什麼?

社會已遠遠背離“社會”一詞的基本意義。盡管我們接觸頻繁,但卻沒有時間從對方身上發現新的價值。我們不得不恪守一套條條框框,即所謂“禮節”與“禮貌”,才能使這頻繁的接觸不至於變得不能容忍而訴諸武力。在公交車上,在商店裏,在郵局中,在客棧裏,在眾人喜歡的篝火旁,我們到處相逢。我們擠在一起,互相妨礙,彼此設障,我們變得自私冷酷,互不信任。長此以往,怎能做到相敬如賓?毫無疑問,相互接觸的適當減少決不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重要交流,假如每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只住一個人──就像我現在這樣,那將更好。人的價值不在其表面,我們需要的是善良的心和深刻的了解,而非頻繁卻淺薄的接觸。

身居陋室,以物為伴,獨享閑情,尤當清晨無人來訪之時。我想這樣來比喻,也許能使人對我的生活略知一斑:我不比那嬉水湖中的鴨子或沃爾登湖本身更孤獨,而那湖水又何以為伴呢?我好比茫茫草原上的一株蒲公英,好比一片豆葉,一只大黃蜂,我們都不感到孤獨。我好比一條小溪,或那一顆北極星;好比那南來的風,四月的雨,一月的霜,或那新居裏的第一只蜘蛛,我們都不知道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