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如何打倒貧窮?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陳松齡  

世界財富的分配不均

當今世界財富分配極度不均。令聯合國秘書長安南震驚的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三個人擁有的財產,超過了48個最不發達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總和。而20%的人口(美國人、歐洲人),享用了82.7%人口的財富,物資的浪費令人心痛。有人統計若要像美國人那樣生活,世界只有18%的人可以生存。余下全球60%的人,所能享用的財富實在稀少,根據聯合國報告,有些人一天的衣食住行少過2.50美元,世上每天吃不飽的人占人口的三分之一。這種財富分配金字塔的事實,是造成國際紛爭的主因之一。

使人貧窮的原因

記得多年前看過一本教人致富的書籍,對其中一個觀點印象深刻。書中提到即使打破當前的金字塔,重新分配所有的財富,讓富人頓失所有,窮人在短時間內獲得寬裕的財富,但是年復一年,這些財富又會漸漸流向原主。因為努力賺錢的人孜孜不懈與振奮自信的生活態度,將會不斷吸引財富。而原本對生產毫無意願的人,也會持續失去金錢,終致回復原本的貧困狀態。書中主張「心靈的力量」才是決定人貧富的重要因素。

姑且不論這個觀點是對是錯,放眼部分失業的人,的確不是缺乏工作能力與機會,而是由於心靈的脆弱及放棄嘗試,以致陷入坐困愁城的境地。社會財富的積聚,也不可能藉分配、發放津貼、福利等措施分配,而要仰賴不斷生產的經濟活動方有可能。這樣看來,與其宣揚「搶救貧窮」,不如針對心靈問題加以矯治,才是對癥下藥之方。

治標先治本

然而自古以來,人心是最難動的,想要人放棄固守的利益與思考方式,成功者幾希。正如這次貧窮大作戰,最令人詬病的,就是有學生「假貧窮、真作秀」,表面省錢而為饑餓叫苦,宿舍中卻塞滿了零食與菜肴,失去了活動的意義。

其實「貧窮」或是「富有」根本不應該成為設定達到的目的。一位富豪說得好:「我沒有想到這種事會落到我們身上,既然發生了,那是好事,但是如果這一切都消失了,我們也會過得不錯」,說明了他盡其職責、隨遇而安的心境。如果我們都「做該做的事」,那社會自然就會進入正軌。彼時人心祥和,一切歸正,恐怕貧窮問題也會自動消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