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輝:偉大根植於偉大(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溫輝爐邊談話
在羅斯福廣場,參觀者很容易忽略一個看似平平無奇、實則很有深意的鏡頭,那就是一位穿著平常服裝的平民,坐在房間一角,側著腦袋,像傾聽著什麼。他不是在聽對羅斯福總統歌功頌德的贊美詩,不是被描寫三、四十年代美國從危機走進繁榮的輝煌樂章所吸引,不是聽到千千萬萬從痛苦的土地漂洋過海終於看到紐約港口自由神像而縱情歡呼的巨響,不,他是在傾聽電波傳來的羅斯福「爐邊談話」。中共領導人喜歡高唱「黨和人民心連心」,這類歌聲早就失去感染力了,因為無論是過去幾十年一個個的政治運動還是到現在堅持的一黨專政、人民無權的制度,已經使人們深刻體會到不是「黨和人民心連心」,而是黨心背向民心,或黨領袖心背向老百姓心。而當年美國人民卻在羅斯福爐邊談話中感受到人民自己的心聲,人民的希望,人民的愛和憎。廣場參觀者在這一角看到的,是這種上下一心的形象化。
「爐邊談話」是羅斯福獨創的和群眾聯系的一種特定方式。羅斯福的個性是熱情隨和、平易近人、風趣幽默、真誠博愛、勇敢堅定。一九三三年三月十二日,即第一次就任總統的第八天,他在白宮接受美國三大廣播公司的錄音訪問。當時廣播公司的工作人員在外賓接待室壁爐旁裝置擴音器,羅斯福對他們表示,希望在爐邊發表講話,免了平時那一套官場排場,就像和群眾話家常一樣。哥倫比亞廣播公司一位工作人員隨口而出:這是爐邊談話吧。羅斯福對這話十分欣賞,於是就此定名。當時經濟危機的陰影還未完全消退,百姓驚魂未定。羅斯福這第一次爐邊談話表現了他憂人民之所憂,想百姓之所想。其中有言:「我可以向大家保證,把錢放在經過整頓、重新開業的銀行裏,要比放在床褥子下面更為安全。」過了三天,美國有五百七十四所銀行重新開業。這是由於羅斯福關心群眾生活的情操和說話的魅力所驅動的,是由於他通過國會立法對銀行嚴加管理和監督,使群眾對銀行產生信心的結果。
四大自由
一九四○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羅斯福發表爐邊談話,批判和平主義、中立主義的思想行為。這篇談話竭力主張向一切極權主義侵略者作戰的國家提供武器方面的援助,「我國必須成為巨大的民主的兵工廠」。他特別指出,戰爭(二戰)結束後應保證各國人民享有充分的自由。這一篇談話不僅沖擊了美國國內的中立主義思潮,還對反法西斯的戰爭起了推動的作用。幾天之後,羅斯福在致國會的國情咨文中,把這次爐邊談話的主要內容作了肯定和引伸,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的主張:
「我們努力來保證未來的歲月能夠安定,我們期待將來有一個建立在四項人類基本自由基礎上的世界。
「第一,世界各地都有言論自由。
「第二,世界各地都有以自己的方式信仰上帝的自由。
「第三,世界各地都有不虞匱乏的自由,從世界範圍的意義上說,就是……使世界各國的居民都能過一種健康的和平生活。
「第四,世界各地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
羅斯福給自由作了這樣的定義:「自由意味著人權高於一切。」他指出,四大自由「不是對遙遠未來的虛無飄渺的幻想。這是我們所追求的世界必須具有的基礎,而我們這個時代,我們這一代人,能夠建立這樣一個世界。我們追求的世界,跟專制主義的暴政正好相對立。」
四不自由
羅斯福廣場上表現美國人民喜愛總統爐邊談話及其傳達出民主自由思想的藝術設置,使人感到美國所以成為自由世界中突出的自由國家並不是偶然的,更不是像中共的江澤民靠誇言共產黨「三個代表」之類的自吹自擂所獲得的。羅斯福的「四大自由」和中共的「四大不自由」對比強烈,正如他說的「我們追求的世界,跟專制主義者的暴政正好對立」。中共的「四大不自由」就是「四項基本原則」,簡稱「四個堅持」,即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這四個堅持實質上就是一個堅持:堅持共產黨領導即一黨專政。在一黨專政下,不僅羅斯福說的言論自由、信仰自由、不虞匱乏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一個也沒有,而且其它自由也盡付闕如。這就是民主國家和獨裁國家、專制國家的明顯分野。
算命之錯
羅斯福在爐邊談話中痛斥了當時的專制主義者,但他似乎預見了另一個半球上出現的專制主義政權:「槍殺、鐐銬和集中營不僅是專制主義者的權宜之計,而且是他們的統治手段。他們在口頭上侈談什麼『新世界』,而他們內心想的是恢復最古老、最野蠻的暴政,沒有自由,沒有希望。」這些在六十多年前說的話,似乎是一針見血地批判中共的專制統治。
羅斯福的自由主義,不是僅限於美國國境線內的狹隘性自由主義,而是民主自由普及全地球、全人類的普世性自由主義。他在一篇《論睦鄰政策》的演說中宣告:「我們不想控制別的國家。我們不要領土擴張。我們反對帝國主義。……我們相信民主,我們相信自由,我們相信和平。我們向世界上每一個國家伸出睦鄰的手。」在《論四大自由》中羅斯福更進一步表明:「我們支持為爭取和捍衛人權而鬥爭的人們。」
「我們反對帝國主義。」羅斯福這句話,對於中共,會認為是美國的自我諷刺。毛澤東從來都是把美國說成是帝國主義的。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他在一篇講話中還把羅斯福執政時的美國及其追隨者以「狗」相罵(註1)。羅斯福的確幾乎形影不離他的英格蘭狗,但羅斯福是人,而且是毛澤東之流就算爬上消防梯也看不到他項背的巨人。羅斯福在第二個總統任期內,進一步解決了美國經濟復蘇的問題,欣欣向榮的前景可望而又可及了,但毛澤東卻扮演算命先生,一口咬定「資本主義決然死滅」(註2)「資本主義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快進博物館了。」(註3)結果「快進博物館」的不是資本主義,而是共產主義社會制度。羅斯福總統第二、第三、第四任期內,美國經濟從復蘇到起飛,他領導美國人民和軍隊為贏得世界反法西斯的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因此,羅斯福獲得了美國人民、世界人民極高的評價。中國共產黨內,也有一些比較正直的、懂得美國和羅斯福的人,對羅斯福是頗為敬重的。八十年代初和我有一面之緣的香港新華社副社長(後任國務院廣播電影電視部常務副部長)謝文清就有這樣的見地和感情。他在華盛頓看美國歷史博物館,在羅斯福像前「肅然起敬」(早年謝遊美後寫了《美國一月遊》,也有這一筆,「六四」時他參加示威遊行,不久前病逝。《動向》第二百期發表了莊思明介紹謝先生的文章)。對毛澤東以「狗」相呼的「帝國主義者」如此尊崇,可謂「大逆不道」了。
民主功能
一九三四年,羅斯福在一次爐邊談話中,闡述了民主政治對克服美國經濟危機的關鍵作用。他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使美國人民的歷史傳統得到實現。其它國家可能犧牲民主來追求古老並被"伷畝啦彌貧鵲囊皇鋇拇碳ぷ饔謾6頤鞘竊諶嗣褡約旱奔易髦韉那榭魷祿指蔥判暮托腋!O裨己?#8231;馬歇爾(曾參加獨立戰爭的政治家)在一個世紀以前說過的那樣,我們仍然是『在絕對和真正意義上的人民的政府』。我們的政府『在形式上和實質上……都是發源於人民的。它的權力是人民授予的,並且應該直接對人民和為人民的利益而行使。』(《你比去年生活得好一些嗎?》1934.6.28。)
羅斯福這段話既講出了真情,又飽含著真理。「其它國家可能犧牲民主來追求獨裁制度的一時的刺激作用」這句話,也好象是針對半個多世紀後在中國大陸出現的情況而說的。中國大陸由於一方面引進了資本主義自由經濟體制,另方面追求官僚壟斷資本「一時的刺激作用」,因而經濟大幅度上揚,但由於「犧牲民主」,不要政改,人民無權監督執政者,於是觸發了各種矛盾和危機、產生了無數貪官汙吏,這是客觀的邏輯,又是客觀的事實。
發稿:2002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