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萬象紛紛 > 社會亂象

「綠色長城」備忘錄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北海閑人

近年來,北京周邊地區的自然生態、大氣氣候越來越惡劣。有環保人士憂心沖沖地推測,用不了多久,或許幾十年一百年後,北京市可能成為滾滾沙海中的一小塊綠洲!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與懷柔縣沙區的直線距離只剩下五十公裏,現在就靠西北面的那座軍都山抵擋著漫天黃沙。黃沙漫過軍都山、進入北京郊區草原只是時間問題。

急功近利,舉措瘋狂

針對國際輿論批評北京自然環境條件惡劣、環保意識差勁,北京為爭取2008年的奧運主辦權,而提出了「環保奧運」、「綠色奧運」的口號。為了實踐這「綠色奧運」,不是到沙源區的張家口壩上地區去植樹種草,根治沙源,而是急功近利,做足專給洋人看的「面子功夫」:把環北京近郊一圈(據說達數公裏的寬度)的農地、農舍,無分菜地、果園、雞場、馬圈、豬舍、魚池、四合院等等,不分青紅皂白,統統以巨型推土機推平,去種樹種草,去種成環北京城區的「綠化帶」!那些祖祖輩輩與上地為伍,靠種糧、種菜、養雞、養鴨為生的郊區農民,則奉命搬進政府「補價」給他們的高層公寓樓,上不巴天、下不著地的苦況,可想而知了。

古今中外,哪一國、哪一朝可以有此「豪舉、政績」?只有咱江澤民主席這一朝做到了。

更甚的是,郊區青年農民因諼罵政府反動、不顧老百姓死活、比法西斯還壞,而被冠以「破壞申奧」、「抵譏環保奧運」罪名,關進大牢。

北京沙塵暴小檔案

升鬥小民的身家性命,子取予奪,何足掛齒。我們還是來談北京地區的惡劣天氣、糟糕的環境吧。

俗話說談虎色變。如今北京居民卻是談沙塵暴色變。什是沙塵暴?

沙塵暴,又稱黑風暴,在土地植被遭受嚴重破壞的前提下,細小顆粒物質易於在風的吹揚下被搬運到其它地方,從而造成空氣能見度急劇降低的災難性天氣。北方地區春、夏季容易發生。沙塵暴的發生頻率及沙塵量,與氣候條件(如幹燥少雨)和植被覆蓋密切相關,是土地大面積荒漠化的表徵。

據氣象部門統計,首都北京地區沙塵暴發生率呈逐年大幅上升趨勢,以十年為一時段計:

五O年代共發生五次;

六O年代共發生八次;

七O年代共發生十三次;

八O年代共發生十四次:

九O年代共發生二十三次;

二OOO年春,沙塵暴頻頻橫掃華北大地。截止該年四月二十四日止,僅4個月就已歷經八次沙塵暴,飛沙走石,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非但北京地區居民叫苦不叠,甚至遠在上千公裏之外的長江下遊的南京市,也不時紛紛揚揚,漫天漫地撒下一層黃塵,還下過一次罕見的「泥雨」。其範圍之廣,為害之烈,可想而知。

大西北沙塵暴小檔案

一、一九七九年,塔裏木盆地在四至六月先後刮了三場沙塵暴,其中一次僅在慰犁縣三天之內平均每平方公裏降塵二點五六萬噸!

二、一九九三年五月五日發生在西北地區的強沙塵暴,視為「百年經典」。它使蘭新鐵路中斷三十一個小時,蘭州機場關閉兩天,敦煌機場關閉七天。四十萬平方公裏範圍內的四個省區七十二個縣(旗),一千二百萬居民受到襲擊,八十五人死亡,二百六十四人受傷,三十一人失蹤。死亡或丟失牲畜十二萬頭(只),受傷牲畜七十三萬頭(只),受災農作物三十七萬公頃,受災果園二萬多公頃,刮斷電線、電纜桿六千零二十一根,沙埋渠道二千公裏,毀壞房屋四千四百一十二間,直接經濟損失五點四億元。

三、一九九五年五月十五日,甘肅省一場特大沙塵暴降塵量高達一千二百四十三萬噸,相當於省內最大的水泥廠十五年的產量總合。

四、一九九八年四月,西北十二個地、州遭受沙塵暴襲擊,四十六萬一千多畝農作物受災,十一萬一千頭牲畜死亡,一百五十六萬居民受災,直接經濟損失達八億元。

「沙漠化中國」小檔案

五O年代至六O年代,沙漠化土地每年擴展一千五百六十平方公裏,二十年共計有三萬一千二百四十平方公裏土地成為沙漠;

七O年代至八O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擴展二千一百平方公裏,二十年共計有四萬二千平方公裏土地淪為沙漠;

九O年代,沙化土地每年擴展二千四百六十平方公裏,十年期間共有二萬四千六百平方公裏土地淪為沙漠!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中國幅員遼闊,包括了那些大沙漠。問題在於自新中國成立五十二年來,我中華民族十三億人口賴以安身立命的「一畝兩分田」,正年年月月被沙漠侵吞,速度之快,來勢之猛,出乎人們的想象。

目前,我國共有二千四百多個縣(旗)級行政單位。若以每縣平均面積一千一百平方公裏計,那麼,現在我國每年起碼有兩個縣變成沙漠。新中國五十二年計有十萬平方公裏的山林耕地被沙漠侵吞,也就是說,有近百個縣被沙漠化了。

有人預言,照此下去,少則一百年,多則兩百年,整個中國將淪為全世界最大的沙漠!情況將比非洲的蘇丹、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更慘。

華國鋒與「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

一九七七年,一位名叫官重堯的年老高級工程師,給當時的黨中央主席華國鋒寫下一封長信,痛陳我國北方地區風沙危害、水上流失的嚴重情況,呼籲在東北、華北、西北的「三北地區」,營造一條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的防護林帶!

華國鋒畢竟是位抓農業出身的幹部,懂得耕地的寶貴,讀了老高工官重堯的信,即感到這是一項刻不容緩的事業。在責成林業部門就此作出專題調查,進行可行性論證後,一九七八年八月五日,林業部門擬出「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方案」,不久獲得國務院批準。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宣布正式啟動。

「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的具體內容是:從一九七八年起至二O五O年止,定河、汾河、渭水、姚河、布爾汗達山、喀喇昆侖山,東西長四千四百八十公裏,南北寬五百六十--一千四百公裏,包括新疆、甘肅、青海、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內蒙、遼寧、吉林、黑籠江十三個省市自治區的五百五十一個縣。土地總面積達四百零六萬九千平方公裏,占到整個國土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二點四。共需植樹造林三千五百六十萬公頃。

鄧小平對三北工程無興趣

中國有句成語叫做「人亡政息」,意指一旦某位政治人物去世或下臺,他所推行的政策、政務也就隨之死亡。
鄧小平復出,要建立自己的豐功偉業:一是開辦經濟特區以及「廣東、福建兩省先走一步」,二是全力鼓勵長江三峽工程全面開工上馬。

胡、趙重新規劃三北工程

所幸的是鄧小平的左、右兩臂--黨總書記胡耀邦和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兩人的頭腦還較為清醒,他們沒有把「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丟給打入冷宮的華國鋒,而確認這是一項事關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活命工程」,不下大力抓不得了。

一九八八年「三北工程」進入第二期:鑒於一期工程決策匆忙,規劃粗糙,但已經取得良好的輿論效應和社會認同,需要制訂出一個科學、理性的新規劃,來推動整個工程穩健有序地進行。

為此,趙紫陽主持了多次國務會議,指示由林業部一位副部長牽頭,成立了-個新的跨部會規劃小組,來重新制訂出一個長達七十三年(一九七八--二O五○,包括已過去的九年)的大規模植樹種草、綠化三北、根治風沙計劃。

生不逢時 三峽取代三北

新的「三北工程規劃」卻生不逢時。一九八七年一月,全力支持它的黨總書記胡耀邦被迫辭職。一九八九年夏天,當它得以完成,呈交黨中央、國務院審批之日,又遇上了「天安門廣場風波」,三十萬大兵進京,黨總書記趙紫陽被迫下臺並遭到軟禁。戒嚴有功的總理李鵬對在中國北方那麼廣闊的區域內植樹、種草、治沙沒有興趣,他的水電部長出身的背景決定了他的選向:無視專家學者們強大的反對聲浪,強力推動長江三峽工程開工,去建造世界上最雄偉的大壩和最大的水電站。然而,由此造成的自然生態的大破壞我們至今還無法估量。

八九年「六四」後榮升黨總書記、國家主席、軍委主席三項最高職務的江澤民,更是對這個由華國鋒啟動、胡耀邦和趙紫陽勉力推行的「三北防護林體系工程」不屑一顧。

有心西部開發,無意三北種樹

在「中國特色」的國情下,政治領袖欲不朽,千古留名,一是要在理論上有所建樹,二是要建設一兩處豐碑式全國性超級工程。

江澤民適時提出了「三個代表思想」,以及“歷史豐碑”式的「西部大開發」。試想,在自然環境已惡化到嚴重地步的西部再進行資源掠奪式的開發,勢必造成環境的汙染,地下水嚴重匱乏,這將進一步加速大西北的自然災害。

一位退休教授說了一段頗有見地的牢騷話:在大西北打一口油井,半年幾個月可以噴油、氣,不就拿到了一把把白花花的銀子?可在漠上種一片樹看看?十年八年都難以成林!這種默默無聞、造福子孫的事,如今誰還會去幹?一個索取,一個給予,風馬牛不相及。

後記

一九七八年至今,二十二年過去了,「三北工程」雖然沒有被宣布廢止,卻也已經進入半死不活的吊氣階段。

回想「三北」一期工程期間(一九七八至一九八六),國家計委每年的資金投入僅為三千萬元,但由於工程所在的各省區地方政府及農民的積極性都很高,以植樹種草為榮、為當務之急,因而整體效果顯著。

進入九O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經濟發展的不斷深入,全社會進入急功近利的「淘金熱潮」,誰還有心思到大漠中去植樹種草,默默無聞地去培植一片綠蔭?

首先是國家的資金投入,少到近乎尖酸刻薄程度。二十二年來,在「三北防護林工程」的總投入為十三億元人民幣!這豈不是在東起黑龍江賓縣、西王新疆烏孜別裏山口的占我國百分之四十二的國上面積上撒了一把胡椒面?

然而在這期間,「三北工程」共植樹造林三億多畝(此為理論數字,成活率不足百分之十),平均下來,每畝僅獲國家資金三至四元!三、四元錢絕不可能在沙漠中植樹一畝。其它的資金從哪裏來?原來各級地方政府的配套資金達三十億左右,加上來自國外的無償貸款或低息貸款九個億!

還有廣大農民的無私奉獻。二十二年來,各地農民義務投工三十億個。農民的投入已達三百億人民幣。

從以上簡單的數據可以看出,今天「三北防護林工程」陷入不死不活狀況的結癥在哪兒了。問題的根子在江澤民政府。可以花十億人民幣去買一架豪華專用飛機,花數十億人民幣去造國家大劇院,卻只肯每年花費三、四千萬元人民幣去「維持」國脈所系的「三北防護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