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艾比湖嚴重乾縮生態惡化經濟損失逾億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8月24日訊】(中央社臺北二十三日電) 新疆第一大鹹水湖艾比湖乾縮後現存的五百三十平方公裏湖面,已觸及環保警戒線,它所引起的生態惡化成為新疆北部乃至全疆最為嚴重的環境問題,目前每年的經濟損失達數億元人民幣。艾比湖位於新疆精河縣,是準噶爾盆地西南緣的最低匯水中心。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湖面面積為一千兩百平方公裏,貯水量三十億立方公尺。從五十年代開始,由於人口激增和大規模水土開發,使艾比湖流域的三條主要河流斷流,精河、博爾塔拉河入湖水量減少。五十年間,艾比湖湖面已縮小至五百三十平方公裏,貯水量減少到七億立方公尺,乾涸的湖底成為阿拉山口大風的沙源區。
新華社發自烏魯木齊的報導說,曾經異常廣袤的艾比湖面,如今卻是大片的鹽漠,這是新疆北部沙塵暴天氣的主要策源地。每年從這裏被大風吹走的沙塵達四百八十萬噸。一九九七年,新疆精河縣的浮塵天氣達一百一十二天,是六十年代的九倍,每年降塵達每平方公裏兩百八十八點六四噸。
艾比湖曾是一百一十七種野生動物的棲息地,但隨著湖面的縮小,動植物種類逐漸減少,數量下降。羚羊、馬鹿等部分重點保護動物已瀕臨絕跡,大雁、仙鶴、天鵝也難覓蹤影。
艾比湖曾經像一把保護傘,維持當地區乃至整個北疆的生態平衡。目前,它的乾縮引起駭人聽聞的風沙天氣,使附近地區的居民苦不堪言,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一九八零年至一九九六年,精河縣沙化、堿化的草場占全縣可利用草場面積的百分之七十點二;一九九八年的一場大風過後,兩千只羊羔在一周內全部死亡;由於農作物幼苗生長受風沙影響,預計今年該縣的農業損失將達兩千萬元左右。
此外,大風卷起的鹽塵降在輸電線路上,造成年平均大面積停電近三十次,工業年均直接經濟損失數百萬元。僅精河一縣,每年因風沙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五千萬元,間接損失達數億元。
報導說,由於風蝕路基,沙埋路面,已迫使艾比湖附近的三一二國道三次改道,沿艾比湖西畔通過的一百四十公裏路段亞歐大陸橋,也經常因流沙埋壓鐵路而中斷運行。
近年來,新疆先後實施了艾比湖主風道治理工程、兩河(精河、大河沿子河)下遊節水工程和植樹種草工程,但這些措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艾比湖生態惡化的趨勢。
專家指出,解決艾比湖生態問題關鍵在於解決湖水補給。維持艾比湖湖面和濕地現有水準所需水量至少在八億立方公尺以上,而該地區水資源總量根本無法滿足需求。艾比湖正面臨著成為第二個羅布泊危險。
發稿:2001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