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夢想的中國──三十年代知識界對未來的展望(一)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30年代,100多位各界人士共同做了一場“中國夢”。他們隨心所欲、侃侃而談,暢想著未來的中國。對比今天的中國,只恐怕這些並不敢奢望太多的老一輩知識學人也無言以對。林語堂(論語半月刊主編)
我不夢見周公,也很久了。
我現在不做大夢,不希望有全國太平的天下,只希望國中國有小小一片的不打仗,無苛稅,換門牌不要錢,人民不必跑入租界而可以安居樂業的幹凈土地。
我不做夢,希望國中有數座百萬基金堪稱學府的大學,我只希望有一個中國人自辦的成樣的大學,子弟不進洋鬼學校而有地方念書。
我不做夢,希望民治實現,人民可以執行選舉,復決,罷免之權,
我不做夢,希望全國有代議制度,如國民會議,省議會等,只希望全國中能找到一個能服從多數,不分黨派,守紀律,不搗亂的學生會。
我不做夢,希望全國禁種鴉片,只希望鴉片勒捐不名為“懶捐”,運鴉片不用軍艦,抽鴉片者非禁煙局長。
我不做夢,希望中國有第一流政治領袖出現,只希望有一位英國第十流的政客生於中國,並希望此領袖出現時,不會被槍斃。
我不做夢,希望監察院行使職權,彈劾大吏,只希望人民可以如封建時代在縣衙門擊鼓,或是攔輿喊冤。
我不做夢,希望貪官汙吏斷絕,做官的人不染指,不中飽,只希望染指中飽之余,仍做出一點事跡。
我不做夢,希望中國政治人才輩出,只希望有一位差強人意,說話靠得住的官僚。
我不做夢,希望中國有許多文學天才出現,只希望大學畢業生能寫一篇文理通順的信。
我不做夢,希望政府保護百姓,只希望不亂拆民房及向農民加息勒還賬款。
我不做夢,希望建設全國道路,只希望我能坐帆船回去我18年不曾回去的家鄉。
葉聖陶(中學生雜志編輯)
夢想中的未來的中國,描寫起來只須簡單的幾條線條:個個人有飯吃,個個人有工作做;凡所吃的飯絕不是什麼人的膏血,凡所做的工作絕不為充塞一個兩個人的大肚皮。豈只是未來的中國,未來的世界不應該這樣麼?中國地方什麼時候會湧現這一幅圖畫呢?恐怕很遙遠吧,遙遠到不能“夢想”吧。
再來描寫所謂“一個方面”者:
“高等華人”絕跡,蒼蠅聲似的“文化”之聲絕於耳,“報銷主義”斷種,現在那些大學中學一齊關掉。
─不多寫了,原來是實現時期遙遠到不能“夢想”的夢想,多寫又有什麼意思?
發稿:2001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