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江澤民政府為什麼突然大規模整肅報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6月8日訊】中國審查官正在發起新的鉗制新聞自由運動,顯示統治階層的不安全感。英國《金融時報》網絡版6日說,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前夕, 領導層由於腐敗蔓延和農村形勢緊張而感受到威脅。共產黨的宣傳部門最近加班加點,實施更嚴格的審查,批評編輯,處理或者關閉某些報刊。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南方周末》的兩名高級編輯被撤職。該報的最大“錯誤”就是報道了一系列重大犯罪團夥,揭露中國司法制度的弊端。   

這是自1998年鎮壓“中國民主黨”和壓制自由言論以來,對中國官方媒體日益活潑大膽行為的最全面控制。   

盡管中國宣傳部門的活動都是秘密進行,但這次鎮壓協調行動的證據正在增加。   

廣東《南風窗》雜志總編輯兩個月前被召到北京受訓。據說,他受批評的原因是因為該雜志刊登了一系列文章,揭露農民收入停滯和稅賦太重的悲慘處境。《南風窗》曾首先揭露中國最大走私案件。   

此外,《羊城晚報》由於專訪何清漣而受到批評,有關編輯被迫做“自我批評”。   

出版何清漣新著《我們仍然仰望星空》的出版社也受到查處。何清漣的書揭露了中國正在迅速擴大的被邊際化階層。   

這些做法同共產黨宣傳部門的強硬路線者、中宣部副部長王晨的地位上升相關。   

王晨要在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的時候防止形象受到損害。而那些文章揭露了中國農民的處境、官僚階層腐敗、數百萬產業工人被解雇。北京要宣傳的是共產黨統治的光榮成績。   

禁報紙撤編輯中國有新聞無自由   

中國當局撤換了南方一家深受讀者歡迎的報紙的兩名高級編輯。與此同時,深圳市政府禁止一家報紙在深圳發行。分析人士指出,這兩家報紙 受到懲處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卻都說明江澤民政府繼續對新聞媒體的嚴格控制。   

《南方周末報》揭了政府的瘡疤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局在《南方周末報》在報道了有關農民對地方政府官員不滿而發動騷亂以及其它同中國官方說法不同的新聞之後,撤消了這家報紙執行總編和另外一名高級編輯的職務。來自《南方周末》的消息說 ,當局還對一些進行了有關調查報道的記者進行審查。

《南方周末》隸屬中國共產黨廣東省機關報《南方日報》,但是它不久前曾經報道,中國農村騷亂的發生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一些抗議活動有上萬農民參加。 報道暗示,很多農村問題是由於地方官員的所作所為造成的。中國官方從不提及農民騷亂問題。另外,《南方周末》還在今年三月份江西一所學校發生爆炸之後透露,爆炸原因是學生被迫制作爆竹和煙花,同中國官方宣布的原因相違背。   

為弱勢群體吶喊終遭政府制裁   

在北京經常對江澤民政府的政策坦率評論和批評的作家戴晴說,《南方周末》一向站在保護弱者的立場,但是終究逃脫不了官方的控制。   

戴晴:“《南方周末》這張報紙在整個90年代非常突出。89年之後,一些自由派的報紙和雜志,幾十家,被官方封掉了。但是《南方周末》在廣東省委的保護之下,一直非常艱難,但是一直生存下來,而且堅持下來了。非常可貴。它雖然是一個地方周末報紙,但是並沒有在政府向一些傳媒開放的軟性領域,如球星、影星、社會瑣聞的方面下功夫,而是立場鮮明,站在社會弱勢群體一面,總是用頭版代表那些最受欺壓的、最受欺負、最應該得到幫助的那些人群。可是它有一個界線,基本上不太報道有關廣東省的事情。廣東省這類的事情它也有,但不是它的重點。它的主要視野放在全國,報道外面的事情,報道其它省市的事情。這個我們心裏知道,第一它的眼光遠大,第二,也是一個自我保護的方法。但即使是這樣,中宣部還是不容它。”  

戴晴還說,中國官方這種保留報紙名稱、但是改變整個編輯方針和內容的作法是對讀者不負責任的造假行為。   

戴晴:“這次對總編等主要骨幹的換馬是傳媒界的一種造假。因為報紙的名稱沒有變,那麼讀者如果不知道這一系列底下的手法,還是奔著名字,覺得這是一張好報紙,而去買。就象以前曾經有過的:《東方》、《 百年潮》等好報紙,包括《讀書》等等。實際上內瓤被抽空,我們買的實際是假貨。以撤換總編輯,主要記者的辦法,來改變報紙的質量實際是中宣部在造假。”   

行政幹預競爭中國新聞缺少法律保護   

與此同時,中國深圳市政府對《南方都市報》在深圳的發行采取查封的同時,要求中央政府和廣東省政府對《南方都市報》進行處分。深圳政府宣稱,禁止《南方都市報》在深圳銷售的行動是為了防止非法、反動和色情的內容。深圳市政府還說,《南方周末報》違反了報紙的銷售發行規定。雖然中國中央和地方政府經常由於媒體的報道越線而以上述理由加以懲處,但是消息人士透露,這次深圳市政府采取行動的原因卻更多的是出於經濟原因。《南方都市報》刊登大量有關明星、犯罪以及其它社會花邊新聞,很少涉及政治內容。但是這家報紙在深圳銷量與日俱增,威脅到市政府控制的報紙銷售。   

中國作家戴晴表示,這種行政幹預商業市場競爭的手段說明中國官方習慣於自上而下的政府控制,對新聞運作缺少法律上的保護。她說,只有盡快制定和實施保護傳媒的新聞法,才能防止這類在經濟轉型期間出現的行政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