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明:江澤民的海靖式勝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古德明美國偵察機在海南島附近撞落中共戰機之後第十一天,逼降海南的偵察機員就獲釋回國。《人民日報》說反覆鬥爭取得「階段性」勝利,因為美國總統都說「We are very sorry」了。
「We are very sorry」一語,美國再三強調是「同情中共戰機飛行員王偉墮海失蹤」的意思,所以他們始終不用apologize(賠罪)一字。中共的勝利在於把「verysorry」譯做「深表歉意」。這叫人想到清朝一個故事。
清末慈禧當國期間,德國大使海靜到總理各國事務衙門拜會恭親王奕欣。奕欣說「靜」字有「爭」音,不合敦睦邦交之義,不如改為「靖」字:「吾為君留『靜』之左『青』為音,而加『立』為形,曰『靖』,可乎?」海靜自有德文姓名,當然不計較;奕欣可高興了,因為他能令外國大使肅「立」「清」旁,精神勝利了(《異辭錄》卷三)。
中共勝利後,一面嚴禁示威、拘捕抗議百姓,一面宣布「群眾堅決擁護政府的正確立場」。這種擁護從前另有一個叫法:言路閉。
《宋史紀事本末》卷五十六載,北宋末年,每逢金兵來犯城門緊閉,荒淫的徽宗就會下詔求言;待卑詞厚幣求得金兵退去,城門重開,馬上又暗施手段禁人議政。當時民謠嘲諷說:「城門閉,言路開;城門開,言路閉。」
今天,無論是菲律賓掠南沙、日本侵釣魚臺還是美國來犯,中共都一味以和為貴,原因很簡單。閉言路比禦外侮重要。那是宋徽宗的治國方略。
也許,我們不應只拿宋徽宗、清慈禧等末代君主跟中共相比,那就拿唐太宗來比比吧,是同是異則請讀者自己判斷。唐朝貞觀年間,新羅遭高麗侵略,太宗身為天下盟主,親自率兵相救。戰後,太宗下詔搜集陣亡將士骸骨致祭,「哭之盡哀,軍人無不灑泣」(《貞觀政要.仁惻》)。
現在,江澤民也說關心失蹤的王偉,但我們卻見到他訪問阿根廷時笑嘻嘻用美國語跟記者說:
「Today is Sunday.I would like to relax(今天是星期天,我要輕松輕松)」。
然則中國人實在不必為王偉殉職或中共外交軟弱悲憤。畢竟中共軍隊的主要任務不在禦外而在禦內,效忠對象也不是國家而是共黨。美國人明白這一點,所以了無忌憚;江澤民更明白這一點,所以海靖式勝利也很好很好了。
(轉自<<蘋果日報>>)
發稿:2001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