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老鼠看糧倉指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阿梅中紀委又發出了一個什麼通知,規定省和地區一級的領導幹部配偶及子女不準經營5個行當:房地產業,廣告業,律師業,娛樂業,以及“其他可能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經商辦企業活動”。
也難怪中紀委成為中國人手最緊缺、工作最繁忙的機構。在胡耀邦當政時,中紀委就發出過這樣的通知或者規定。早子陽在總書記任上時,中紀委也沒閑著,這種通知也下發過。“六四”剛過,中紀委馬上就來了個更嚴格的規定。高舉反腐敗大旗的江澤民哪能人後,十幾年中,這類規定作了幾回,恐怕連中紀委也記不得了。要不然,它何以又出臺了這種勞什子通知,規定這規定那的呢?
當然,中紀委肯定有其自己的想法:腐敗這麼嚴重,哪能閑著呀!但是,即使別人不知道,中紀委還不清楚:槍口頂住腦殼都沒用,這種通知真能頂個屁用?要是中紀委通知那些腐敗成性的大小官員們“別腐敗了”,他們就能即刻成佛的話,那中國的腐敗還不早就有像恐龍一樣滅絕了!
說到底,反腐敗,有兩個問題不可回避:一是動力,二是成本。
所謂動力,就是反腐敗的那些人或者機構為什麼要反腐敗、為什麼願意反腐敗。克林頓前開門的拉鎖沒拉嚴實,馬上有人弄他個臊味四溢。什麼人對此樂此不疲?數來數去,共和黨人士居多。為什麼?正義、道德、政治操守等等先不必說了。要說動力,無非是為了證明“你不行,我行”,好讓本黨人士入主白宮。這種動力似乎是基於私欲。但是,入主白宮比的是誰的德行好,而非相反,私欲在此成了盡可能“行善”、至少也是表現善的動力,所以,私欲沒什麼不好。這是因為私欲有了政治、道德等一系列規則的規範。
動力問題解決好了,反腐敗的成本也就可以最小化。把人在政治上的最大私欲──掌握國家政權,用於促進國家政治的清明與公正,這種允許私欲用於“公益”的規則難道不是最好的制度化安排嗎?這裏,沒有道德說教,沒有什麼“黨的生死存亡”之類的咒語,也沒有那種“反腐標兵”式的精神、金錢或物質的獎勵,只是在無窮私欲的作用下,臺下的人盯著臺上人的一舉一動。臺上的人稍有不軌,臺下的人便馬上訴諸既定制度,並取而代之;當然代之的不僅僅是權位,還有被監視的角色……這種利用個人或政黨私欲來反腐敗的做法,堪稱是成本最小的做法。
由是,中共的腐敗,不在於其也有私欲,而在於沒有一個規範這種私欲的制度,在於沒有允許利用其他人的私欲來抑制中共的私欲的機制。其實,中共未必不曉得動力與成本的問題。但是,受限於“反腐敗亡黨,不反腐敗亡國”的悖反,中共根本無法解決反腐敗的動力與成本問題。讓中共自己監督自己,讓中共自己反自己的腐敗,那不就等於讓老鼠看糧倉嗎!
實際上,從事哪種職業和腐敗並沒有必然的聯系。就說中紀委此次通知,前四種行業中,哪一個是“與公共利益發生沖突”的行業?再者,在大陸,這幾種行業早已不是幹部子女最青睞的行業了。把中紀委以前列出的“禁入”行業排出來,怕是也有十數種了。不過,循著中紀委的通知或規定,倒是可以知道什麼行業有暴利可圖,什麼行業已經不賺錢了。這無異給那些碩鼠標明了哪些糧倉還有糧食,哪些糧倉已經被掏空了。
因此,說中紀委的通知不啻老鼠看糧倉指南,恐怕並不為過。
發稿:2001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