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批評中國人權問題針對的是中國人民嗎?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我不知道民主是什麼,但我知道,我們的政府是不喜歡這個東西的,你要不相信,只要到5月4日那天讀一讀政府喉舌的文章,看看哪家還記“五四”的旗幟“德先生和賽先生”。民主和科學是五四的精神和追求,可是現在,一提五四,只剩下淺薄的愛國主義。愛國,其實是一件很平常的東西,誰都有民族感情。誰都熱愛自己生活的這塊土地。但是,這種感情也是十分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上個世紀的兩次大戰,發動者都高舉著愛國主義的旗幟,但是,跟在這面旗幟下的人民,不管是自覺的還是被動的,都陷入了災難的深淵。這樣的教訓對中國人來說可能不夠深刻了,因為一個半世紀以來,中國人受人欺負太多了,所以愛國與愛人民在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很多人便把愛國家和愛同胞當作了一回事。而“別有用心”的人更是利用了這一點,利用壟斷了的喉舌,千方百計地模糊這兩者的界線,以國家的名義維護自己的統治。不過,這至少比“朕即國家”有了一點進步了。
成功地將國家利益和人民利益這兩個概念混為一談後,“別有用心”的人又千方百計地將“人民”從個體的人中抽象出來,所以高舉“為人民服務”招牌的“人民政府”並不為你、我、他這樣的個體的人服務。
民主,當然應當是人民作主,但是如果人民已經從個體的人中抽離出去了,人民也就不存在了,民主也就成功地變成了“作民之主”了。但現在畢竟是21世紀了,民主提多了,“作民之主”就要面臨挑戰了,所以還是少提為妙,於是五四就只能剩下愛國主義了。
發稿:2001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