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中國大學生找工作:一個“消費黑洞”?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腰挎BP機、手提大哥大在數年前還是款爺們專有的派頭,如今在校園裏卻隨處可見。為了便於找工作,畢業班的學生紛紛開始“武裝”自己,口袋裏沒幾個子兒的,也花200多元買部呼機,稍微充裕一些的,手機肯定免不了。“萬一有單位看中了你,通知你面試,而你連呼機手機都沒有,等接到對方的信函,可能黃花菜都涼了———早被別人搶了先機。”福建師大的畢業生陳為此省吃儉用了半年多,用他的話說是“從嘴裏摳出一部摩托羅拉2088”。

畢業生們認為,這些通訊工具不再是奢侈的裝飾品,而是必不可少的就業投資。“找工作總不能穿牛仔褲、旅遊鞋,把書包背搭在屁股上吧?”於是衣服、鞋、包、化妝品這些“包裝費”就少不了。哪怕是向來不修邊幅的學生也不惜血本匆匆從市場上拉回一套套西服,價值從幾百元到上千元甚至幾千元,再配上漂亮的領帶、鋥亮的皮鞋,所費就不菲了。

  “參加大大小小的招聘會,連軸轉,趕時間,總不能老坐公交車吧?”於是夠1個月夥食費的“車馬費”又沒了。

  “找工作,滿天飛,總不能頓頓回學校吃食堂吧?”於是,比平時多得多的吃喝費撒在了外面的餐館裏。

  只要是人才供需見面會,就可見到畢業生們大包小包拎著復印材料在“狂轟濫炸”。一切能表明自己特長與優點而又具有真憑實據的東西,如證書、獎狀、聘書等等都成了就業的有力籌碼。於是,學生畢業前夕,校園邊上的復印店頓時門庭若市。福州大學畢業生阿斌一口氣就印了30多份(近500張),花了150元,“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啊!”瘦了學生的腰身,肥了老板的口袋。

  廈大計算機系一位姓陳的男生告訴記者,他們系的學生大多熱衷於在網上發布求職信息,平時也在網上查找各類招聘信息,所以提早就在生活費中預留了一部分,大概是每月200至500元吧。


  附加費:又一黑洞

  如果說,以上費用是找工作的正常支出,那麼,其它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錢就花得讓人摸不著頭腦。福大煤炭系統定向生鄭某畢業後不想回原單位就業,但解除委培合同的手續既雜又煩,好不容易“解套”了,卻被委培單位弄走了萬把元的違約金。

  福建醫大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學生告訴記者,以前“皇帝女兒不愁嫁”的醫大畢業生,現在工作也不好找了。如今各大醫院人滿為患,大家又都往大醫院擠,門檻自然就高了。交談中他聳聳肩伸出一個巴掌,說已經投資5位數了。也許他的手勢還有另一層意思:一個巴掌拍不響哪!

  浙江籍的學生齊是個特別戀家的人,畢業後想回杭州工作。“可是老家的工作也難找啊!”齊一面回杭州參加供需見面會,一面又舍不得放棄福州的就業機會,只好兩地不停地奔波著。齊說,每次找工作,他都是乾乾凈凈地走,灰頭土臉地回,鼓鼓的口袋去,癟癟的腰包回。家在浙江農村的他,每次回杭州都盡量住最便宜的旅社,盡量把開銷壓在最底線,但幾次下來,還是花去了2000多元。

  幸運兒畢竟是少數。更多的學生均是被外地單位召去面試後,千等萬等也杳無音訊,白往鐵路上扔了許多路費。福建農業大學畢業生李天說,幾次面試後,他開始懷疑供需見面會上那些單位的誠意,他們到底是不是在做廉價廣告。

  就業消費:錢該怎麼花?

  有人說,找工作是一臺吃幣的老虎機,投多少就吃多少,它的黑洞深不可測。學生們從武裝自已到推銷自己,大把大把的鈔票傾囊而出。對此畢業生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錢子弟認為就業消費作為機會成本,投入越大可能收益就越高,因此對成千上萬的花費眼都不眨一下。而面對日益水漲船高的就業消費,就苦了那些來自邊遠山區的農家子弟。莫說巨額投資難以承受,就連小筆的開支也要掂量半天,沒辦法,誰叫咱窮。

  毋庸置疑,學生們兜裏的錢多是家裏給的。福州大學的劉東山老師就告誡畢業生們:你可以借貸別人的錢建築自己,但沒有權力使用別人的錢裝潢自己。

  “少花錢多辦事,不花錢也辦事。”這是一句老話,但決不是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