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夏愛蘇: 托爾斯泰是一面鏡子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夏愛蘇

俄國有兩個托爾斯泰,即老托爾斯泰,列夫·托爾斯泰和小托爾斯泰,阿列克寨·托爾斯泰,後者名著《激流三部曲》,寫了一家三姐妹在俄國十月前後的經歷。而列夫·托爾斯泰用了六年時間寫出了《戰爭與和平》,此書俄,美、法諸國反復多次拍成電影,稱為史詩巨片。小托爾斯泰文學成就很高,但與老托爾斯泰相比在思想深度,時空視野上卻不可企及。

《戰爭與和平》一書,描寫了拿破倫侵俄戰爭中三個家庭的命運交織與戰爭過程融為一體,寫得天衣無縫。真實入微的心理描寫,對俄、法、德三個民族性格的洞察,表情、內心、場面、季節、大自然的生動刻畫,達到了真、善、美的極度和諧,上述還都是淺層次的凡人贊賞。這是我捧讀一周的體驗。再次細讀了一月,才理解老托爾斯泰為什麼醉心於中國古文化研究。書中對人物、場景、自然的描繪充溢著“善”:“陽光、睛空、莫斯科溫暖的家”,對書中女主人公娜塔莎的私奔,也以青春的萌動,與生俱來的情愫寫出,甚至對於不講道德的法西利公爵一家包括其子阿那托爾,其女愛侖也不過以俗人視之,給中國人的感覺是“一團和氣”。

俄羅斯的河流、橋梁、怪樹、貴族的家庭舞會,俄皇閱兵的壯觀,甚至戰亂中軍、民擁擠過橋的場面,年青的安德列公爵中炮負傷仰望天空的一剎那,都描繪得真實的美而善。不像曹雪芹那樣把“好了歌”明寫在書中,但從宇宙高度俯察人間,滲透故事人物、卻使作者達到世界文學的高峰。比他所借鑒的法國文學青出於蘭,比如福樓拜解剖包法利夫人,寫了社會變遷對人的淺移默化,修女道德的淪落,淺薄的宗教薰陶與倔強的心理判逆。從伏爾泰、狄德羅到巴爾劄克,法國文學達到頂峰,人間喜劇是多部中篇的組合以廣角鏡反映社會,對人性的貪婪、虛偽、狡詐、社會的急速轉型,極盡刻劃之能事,也反映了社會大變動下,人類命運的詭譎,但乃囿於是文學巨匠用人的眼睛在觀察。至於英國從拜倫·雪萊到狄更斯的《大衛·克柏菲爾》於淡淡的哀愁中也繪出了人世滄桑,但困果模糊,觀察人類命運,只在“自在”階段。至於美國,史詩般著作當屬《飄》,也已多次拍成電影,名為《亂世佳人》,女作家的手筆也廣闊,洶湧,仍是用人的眼睛顧盼現實生活,記錄了社會勢力的興衰、更替。

而老托爾斯泰寫戰爭:戰術的迂腐;士兵犧牲的無謂;炮彈不斷把人炸倒,士兵仍然保持隊形,“一、二、三、”齊步前進;俄軍主帥庫圖佐夫的樸實平庸;精明幹練的安德列公爵,看到炮彈落在田壟,陀螺般地旋轉,作為軍人,自然反應會快捷臥倒,他卻靜靜地凝視,直到炸倒,最後死亡。人在戰爭中處處顯得被動、茫然、被無形的巨壁推動。萬裏睛空下,炮口吐出的朵朵白煙,渺小而分散,處處反映出人類的渺小幼稚和無力。寫法、俄兩個帝王也是世間俗物,拿破侖講排場,場面華麗而威武,俄皇亞歷山大儀表堂皇卻愚頑,而剛愎自用。俄軍訓練腐敗戰術落後,法軍乘勝追擊,戰術合時,戰鬥訓練有素,積累了戰爭經驗。但莫斯科大雪,大自然的暗助,俄方戰略上歪打正著…“高墻不戰,百姓堅壁清野,戰局逆轉連天才軍事家拿破侖也被捉弄得一頭霧水。至於寫和平,更是充滿陽光,典型的是羅斯托夫伯爵“溫暖而明亮的家,寒冬雪夜全家在雪橇上奔馳之節目的歡樂,但幸福瞬間即逝,男女幽戀,天不由人,似早有安排,主人公彼埃爾典型書呆子,不懂人事,除了心地善良一無所長,從法國留學歸來,正趕上生父彌留,天上掉餡餅,私生子大多倒黴,他卻獨自繼承了諾大家產,因財富引來前妻美人愛侖;又因友誼,愛護關照而獲已死安德列公爵之未婚妻,比他小十多歲,活潑又天賦魅力的娜塔莎作續弦。兵臨城下,莫斯科人都逃空,他卻獨反孤城,要與法軍決一死戰;被綁刑柱,開槍之際,臨終前下意識說了句法國話,又被法國軍官請去喝酒,認作朋友。而聰明務實的安德列公爵風華正茂卻兩手空空,平白無謂地作了戰爭的犧牲。娜塔莎之兄羅斯托夫伯爵與父母之養女索菲亞相戀半生,卻因緣際會娶了安德列公爵之醜妹,而終生暗戀善良溫馴的索菲亞卻一生未嫁,寄人蘺下。和戰爭環境一樣,悲歡離合,因緣際會,半點不由人。

全書滲透對人類狂妄(尤其是天才)的嘲弄,拿破侖的潰敗似有定數,對於中國古典哲學的表達生動而隱蔽,托翁可謂筆參造化,學究天人。可惜他本人卻因夫妻不和而出走,死在風雪彌慢的火車站上。年青時對托翁為人類指出的自新之路,“道德的自我完善”,以為空洞、迂腐,尤其對托翁大智者提出的“勿抗惡”學說不能理解。列寧利用俄國民眾對托翁的親切感作宣傳,寫下“托爾斯泰是俄國革命的鏡子”,說托爾斯泰反映了俄國革命的優點和缺點,牽強附會。俄國革命的優點在那裏?歷史作了無情的證明,今日莫斯科大學生都不無原諒地說“列寧是傻子!”但北京不承認,還到烏克蘭現場拍攝電視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趕排話劇,《切。格互拉》連演一個月。

最近接到老友電話,關切地告訴我:“人類道德自我完善道路在李洪志的著作中”,對這位羅蒙諾夫大學物理研究員的殷勤叮囑莫明其妙,只好買齊了李先生的所有著作尋找答案。其一是向內心尋求,遇事寬人嚴已,向內心去找出人類各種不夠高尚、純潔的心地。標準是與宇宙巨系統的本質屬性三位一體的真善忍相融合,徹底同化,遠到與巨宇宙完全相和諧。

李先生已出版十八本著作,以瑞士講話最為深奧難讀,而以《轉法輪》一書最為深入淺出,通俗平易,如:“我們人人都向內修的話,人人都從自已的心性去找,那做得不好自己找原因,下次做好,做事先考慮別人。那麼人類社會也就變好了,道德也就回升了,精神文明也就變好了,治安狀況也就變好了,說不定還沒有警察了呢。用不著人管,人人都管自己,向自己的心裏找,你說這多好,大家知道現在法律在逐步健全,逐步完善,可是有人為什麼還幹壞事?有法不依?就是因為你管不了他的心,看不見時他還要做壞事。如果人人都向內心去修。那就截然不同了。也用不著你打抱不平了。”作為個人,能夠順應真、善、忍這個特性,那才是個好人,背離這個特性而行的人,那是真正的壞人,在單位裏,在社會上,有的人可能說你壞,你可不一定真壞,有的人說你好,你並不一定真好,作為一個修煉者,同化於這個特性,你就是一個得道者,就這麼簡單的理。

遍觀對李先生的批判未及根本要義:真、善、忍的一絲一毫,只是說如何不真、不善、不忍,反倒似承認了真、善、忍是駁不倒的。鄰居一位基督徒說:“人要是真做到了真、善、忍!就什麼病也沒有!”怪哉,斯悟也。亦或有宗教素養者更具慧眼乎?


(摘自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