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尊道崇德 敬天保民(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靜遠

人品是衡量一個人道德的標志。孔子關於“人品”的論述是中華傳統文化的財富,他註重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堅持道義至上的原則,塑造“仁人君子”的理想人格,提出“仁者人也”、“仁者愛人”、“仁民愛物”、“見賢思齊”等做人理念。孔子心目中的聖人有堯、舜、禹、周文王、周武王、周公等,稱贊其尊道崇德,敬天保民,品行高尚,為後世樹立了典範。

孔子之時,社會動蕩不安,禮崩樂壞,他以弘揚道義為己任,帶領學生周遊列國而弘道。他處處以身作則,提出“君子學道則愛人”,還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他稱贊古聖先賢,秉承上天賦予的使命,以德善化民眾,令人崇敬和效仿,這在儒家經典《論語》、《尚書》等書中多有記載。

一、唐堯之仁

堯帝,號陶唐氏,上古五帝之一,他觀測天文、欽定歷法;“興利除害,伐亂禁暴”;設立“誹謗木”(今華表),博納眾諫,任人唯賢;推行德教,教導臣民以“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五種美德指導自己的行為,教育百姓和睦相處,做到“九族既睦”,使民風淳厚。其時天下太平之至,四海升平,民心既和,感應自懋,天降祥瑞不計其數,“宮中芻化為木、鳳凰止於庭、神龍見於宮沼、歷草生楷、宮禽五色、鳥化白神、木生蓮、箑莆生廚、景星耀於天、甘露降於地”,正是“堯為仁君,一日十瑞”。《尚書·堯典》記載:“堯,克明峻德,以親九族,平章百姓,協和萬邦,黎民於變時雍”。

堯帝後來擇賢禪位於舜。在《論語·堯曰》中記載堯帝對舜說:“咨!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厥中。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意思是說:“舜呀!上天的大命已經落到你的身上了,你要忠誠地遵守中正之道!如果天下的百姓都陷於窮困,上天賜給你的祿位就會永遠地終止了。”後來舜也把這話告訴了接替他的禹。

《論語》講述孔子稱贊堯帝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意思是說:偉大啊!堯這樣的君主。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堯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麼廣大啊,百姓們真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語言來去稱贊他,他制定的禮儀制度是多麼美好啊!

二、虞舜之德

舜帝,號有虞氏,孝聞天下,德播世間。他耕於歷山時,把肥沃的土地讓給他人;漁於雷澤,把經營好了的漁場讓給他人;帶動河濱制陶的工匠精心制作,不粗制濫造;無論在哪裏,他高尚的德行都能夠感化周圍的人,以致其“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舜為帝後,推行禮樂文化,加強祭祀活動,表現出他對禮樂祭祀的重視。舜帝後來擇賢禪位於禹。

孔子稱贊舜帝治國之道是:“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論語·衛靈公》)意思是說:能稱得上無為而治的人,舜吧。他需要做什麼呢?只是恭恭敬敬地端坐在朝廷上就可以了。孔子的意思是舜德盛民化,因此國家的事務都由人民自動的解決了,舜只管自己修德,盡天子的職責便罷,即端正自己來端正了天下。孔子還說:“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論語·泰伯》),指舜帝有五位賢臣:禹、稷、契、臯陶、伯益等,均為“治世之臣”,恪盡職守,各司其職,因此而天下太平,即“舉賢而天下平”。舜帝制作了《韶樂》用以祭祀上帝和神明,《韶樂》在中國文化史上享有經典的地位,其平和德音使“鳳凰來儀,鳥獸化德”,孔子稱其“盡美矣,又盡善也”。

孔子稱贊舜帝:“舜之為君也,德若天地而靜虛,化若四時而變物,是以四海承風,暢於異類,鳳翔麟至,鳥獸馴德。”(《孔子家語·好生》)意思是說:舜帝仁愛好生,他的德行猶如天之高、地之厚,而又寧靜謙虛,教化如四時,使萬物生長,所以四海皆接受舜帝的教化。鳳凰和麒麟出現,連鳥獸也馴服於他的威德。

三、夏禹之儉

禹乃夏朝第一代王。大禹治水是歷史上有名的故事,禹奉堯舜之命治水,立即召集百姓前來協助。他為人十分謙虛,聽到別人對他的善言相勸,常感激的下拜。他廣納善言,采用疏導的辦法,親自翻山越嶺,淌河過川,規劃水道引洪水入海。禹櫛風沐雨,不畏艱辛,歷經十三年之久,足跡遍布全國各地,三過家門而不入,疏導了九條河道,修治了九個大澤,鑿通了九條山脈,不僅治理了水患,而且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眾河朝宗於大海、百姓得以安居樂業的局面。在治水害的同時,禹還指導人們發展農業生產和水上運輸。“茫茫禹跡,畫為九州島”,使天子的道德教化達到了四方荒遠的邊陲,在幾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上,呈現出一派井然有序、怡然富足的景象。

面對“浩浩滔天”的洪水,禹勇敢的承擔起治水、安民這一偉大使命。孔子非常推崇堯舜,還將禹與其同提並論,說:“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論語·泰伯》意思是說:崇高啊,舜和禹擁有天下,富有四海,一點也不為自己!孔子稱禹為人“敏給克勤;其德不違,其仁可親,其言可信;聲為律,身為度,稱以出;亹亹穆穆,為綱為紀”。

孔子除了稱贊禹為“無間然”即完美無缺之外,還尤其稱贊了禹之儉:“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意思是說:禹平時自己飲食節儉而不鋪張,但祭祀神明時卻貢品豐厚潔凈;平時穿衣樸素而不奢侈,但祭祀時卻祭服盛美;平時所居之室非常儉樸,但致力於田間水道、一心撲在治水上,解決了水患,救助了百姓。大禹的美德無以復加啊。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