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儒、釋、道和中國傳統文化(上)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心緣

春秋之後的兩千五百多年中,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最深的是儒家、釋家和道家。這三家的鼻祖: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也因此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受到後人的景仰。

不知是歷史的巧合還是天意的安排,孔子、釋迦牟尼和老子處於同一時代。老子的出生年月不詳。公元前566年4月初八,釋迦牟尼出生在今天的尼泊爾。又過了十五年,即公元前551年9月27日,孔子出生在山東曲埠。中華文明也因了這三位聖人而熠熠生輝。

孔子・儒家・中國傳統文化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魯國。他名丘,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家裏很窮,社會地位也很低。他長大後,做過小吏。為了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他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奔走遊說。但是他的主張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在六十三歲的時候,孔子回到了魯國。魯國最終也沒有重用孔子,孔子也不再要求出來做官了。

此後,孔子潛心於授徒講學,編撰典籍,儒學作為一種思想體系在這遲暮的九年裏最終形成了。最為著名的是:孔子完成了被稱為“六藝”的《詩》、《書》、《樂》、《禮》、《易》、《春秋》的編修。除《樂》後來遺失外,其它經書一直是後世王朝學校裏的基本教材。

孔子還根據魯國的史書作了《春秋》,上起魯隱公元年(前722),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魯國十二個國君。以魯國為中心記述,尊奉周王室為正統,以殷商的事跡為借鑒,推而上承夏、商、周的傳統,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吳、楚之國自稱為王的,在《春秋》中仍貶稱為子爵;晉文公與諸侯會盟,實際上是召周襄王入會的,而《春秋》中卻避諱說“周天子巡狩來到河陽”。依此類推。《春秋》就是用這一原則,來褒貶當時的各種事件,後世稱之為《春秋》筆法。

孔子是中國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講學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學在官府,孔子興辦私學,廣收門徒,把教育對象擴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識傳播到民間,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

孔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禦、數、術這六種技藝的有七十二人。至於多方面受到孔子的教誨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死後葬在魯城北面的泗水岸邊。他的弟子和魯國其他人,相繼前往墓旁居住的有一百多家,因而就把這裏命名為“孔裏”。魯國世世代代相傳,每年都定時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們也在這時來到這裏講習禮儀,舉行飲酒禮,以及比射等儀式。

孔子的墓地有一頃大。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們所居住的內室,後來就改成廟,收藏孔子生前穿過的衣服,戴過的帽子,使用過的琴、車子、書籍等,直到漢代,二百多年間沒有廢棄過。

後來孔子的弟子們根據孔子的言行編成了《論語》,它成為今天我們認識孔子最直接可靠的資料。孔子創造了以“仁”、“禮”、“中庸”、“教”與“學”為主要內容,包括政治、倫理、道德、教育等思想在內的完整學說,期望規範上自君王,下至黎民百姓的行為。他告訴了人們什麼是中庸,什麼是仁、義、禮、智、信等,對中國,乃至東南亞的歷史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那麼孔子的儒家思想包含哪些主要內容呢?

一、“仁”是孔子思想學說的核心:

孔子明確提出,“仁”即“愛人”(《顏淵》),並進一步闡明“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雍也》)。為“仁”,應該做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顏淵》)。這種思想貫穿了孔子思想學說的各個方面。

孔子更具體指出“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這五者就是“恭、寬、信、敏、惠”。因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陽貨》)。這五種品德,都建立在對人的尊重關心和體諒上。“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學生要在這四個方面學習:學問、言行、忠恕和信義。

孔子特別強調“仁”的價值和作用。他認為,“仁”既是每個人必備的修養,又是治國平天下必須遵循的原則。對於為政施治,他倡導立足於對人的關心愛護,以教化的方式來達到治國安邦的目地。提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為政》)其所謂“德”,就是“仁”的精神體現。

他在倡導“仁”、“德”的基礎上,進而提出了一種“大同”的社會理想,即:“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禮記.禮運》)這種“大同”的社會,實際上就是“仁”的精神得到充分而全面體現的社會。

“大同”的理想難以實現,孔子退而提出“小康”社會的理想:“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裏。……刑仁講讓示民有常……是謂小康。”(《禮記.禮運》)這是初步貫徹“仁”的精神的社會。

二、“禮”是孔子思想學說的另一個重要範疇:

“禮”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範,由來已久。孔子認為,到了周代,“禮”發展得最完備,因此,他最為崇奉的是周禮。

在孔子看來,“禮”是從天子到庶人,人人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孔子所謂的“禮”,包含內在精神和外在形式兩方面。其內在精神是維護當時的宗法等級制度及相應的各種倫理關系。

“禮”的外在形式,包括祭祀、軍旅、冠婚喪葬、朝聘、會盟等等方面的禮節儀式。孔子認為,註重“禮”的內在精神固然重要,而內在精神終究還要靠外在形式來體現。所以對這些禮節儀式,孔子不但認真學習,親履親行,而且要求弟子們嚴格遵守。

因為“禮”的內在精神是維護宗法等級制度,所以和每個人的地位名分又是相通的。行為上恪守自己的名分就是守“禮”,越出自己的名分就是違禮。提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不能“自法侯出”更不允“陪臣執國命”。在家庭方面“父為子隱,子為父隱”。

因此,孔子不但明確提出“正名”的主張,而且還通過編修《春秋》,對種種違禮僭越的行為進行了譏刺貶斥。

三、孔子還提出了“中庸”思想:

其要點有二:第一是“中”,第二是“和”。孔子所謂“中”,不是折衷與調和,而是指在認識和處理客觀事物時,要做到“適度”、“恰如其分”,而“適度”和“恰如其分”的基礎就是從實際出發。

孔子還提出了“和為貴”的觀點。“禮”本來是用來顯示不同等級之間人們身份差別的,強調“和為貴”,就是強調差別之間、不同等級之間關系的協調與和諧。對於這種“中”與“和”的思想,孔子主張不僅要作為一種認識和處理事物的方法來看待,而且還應該通過修養和鍛煉,把它融入自己的性行和品質中,成為人的美德。

四、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經驗豐富,“教”與“學”是他思想學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孔子學無常師,一生虛心好學。 他提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又說要“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也向他的學生學習,提倡“當仁,不讓於師”(《衛靈公》)。

當子夏問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孔子回答說:“繪事後素。”又問:“禮後乎?”孔子說:“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八佾》)他在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吾常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

他提倡奮發學習,講求學習方法。在知識的形成積累上,強調學與求的重要性,稱自己是“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要求弟子“發奮忘食”,“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他說:“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又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一方面要求把思考分析建立在學習探求的基礎上,另一方面又要求把學到、聽到和見到的東西加以分析研究,變成自己的知識,豐富提高自己。他還強調學與行結合。他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認為只說不做是可恥的,“恥躬之不逮也”(《論語.裏仁》)。“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憲問》)。 孔子的教育實踐與經驗,為中國傳統教育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可以說,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奠基者。他的上述思想成為後世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之一,對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以及社會心理等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以“仁、義、禮、智、信”為基礎的儒家思想重視人的道德修養,講氣節,重道義,關心別人,提倡寬忍平和、豁達樂觀;關註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講求修齊治平,這對於提高人們的道德修養,保持和諧的社會關系,穩定社會等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許多朝代的有道國君都遵循孔子的思想治國平天下。

對於孔子,漢代史學家司馬遷的評價是:《詩》中有這樣的話:“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當活著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死了就什麼也沒有了。孔子是一個平民,但讀書的人都尊他為宗師。從天子王侯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作為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了。因此,知中華者必知孔子,不知孔子就不能真正的了解中華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