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实质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文:子真
美是人类永恒探讨的母题,无论是历史,文学还是艺术,众名人大家都参与了对其的演绎和留下注脚,丰富了人们对美的感知。
美或简净,风中几竿竹,云端三两星;或纤秾,流莺穿碧桃,美人立水滨;或云霞吞吐,气象万千的壮阔美;或空灵清朗,飘渺离尘的梦幻美。在这千姿百态的美的表述中,不禁想问美到底是什么?如何去触碰那美的实质?
我曾以为真正的美就像一束光,很纯粹,很简单,也很温暖,是积蓄在隐微处的神秘力量,它让一朵花徐徐绽放,安静又绚烂,无心而斑斓。真美一定也是亲切的,如伴随母亲低吟的摇篮曲沉入了梦乡,又如听着归舟的摇橹声回到了家乡的小桥边。也许人们一生都在不断寻找这种真美的相遇和碰触。
直到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观看神韵演出,在止不住的泪水中我知道,我与这样的美相遇了。当年莫名的激动,如今想来那是一种对崇高的震撼,更确切的说,是我感受到了那崇高中的亲切,久违的温暖。
也许人们会疑惑,崇高和亲切怎么能放在一起说呢?崇高,一种高远而盛大的叙事,高大雄伟的审美,抑或是一种道德境界的至臻态,让人仰望向往。崇高固然可歌可泣,但普通人往往不会认为它跟自己有太多的关联,就好比天宇的星辰和乡间的泥土,各安一隅,泾渭分明。总之崇高很远,亲切很近。
可神韵却让我感到越崇高越亲切,打破了这种崇高带来的无关联感,距离感,有种难以言说的亲切,仿佛一种记忆被打开了。
神韵的崇高是一种超越,将人们引领到云汉之间,穹顶之上,看仙娥凌紫烟,金刚展威严;真人悠悠护道徒,神佛慈悲启正念,令观者无不起尘外之思,拔俗之念,不经意间仿佛心神开悟,眼耳通天。
那么神韵的崇高中到底是什么让人感到这么亲切呢?那窈然天际的乐舞中到底有什么是和我们有关联的?如果能回答出这个问题我是否就能够触碰到美的实质?
目前我的体悟是,神韵展示的崇高之美一定是与我们生命的本源来处相关联,因此才感到亲切,它源自我们心灵深处对生命母体的共同记忆。诚然,美的实质就是善,大善如春晖,化万物而无言,护众生于无明;美就是爱,是佛陀的慈悲,是创世主对孩子们回家的召唤。美是对天国的描绘,是牵引我们回忆起本源来处的神秘力量,它不显亦临,春风化雨。观神韵舞台如临镜观影,在神明捧来新生的春晖绿净中了见先天纯真的自己。美就是我们生命的真性本然,回归善就是美,回归最初美好的自己。
发稿:2025年9月6日 更新:2025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