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姜夫人辅国远离灾难断卜辞定胜仗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允嘉徽定姜是卫国第24代国君卫定公(姬臧,公元前588年─前577年在位)的夫人。定姜丽于文辞,中国最早的送别诗,据《列女传》记载是她写的。定姜聪明有远识,又能有大忍之心与忍辱的功夫,她的一生如何发挥母仪天下的作用呢?
送别儿媳留下慈爱诗篇
定姜的儿子是卫国公子,但是娶妻不久就去世了。他和妻子没有留下子嗣,妻子孤单一人守寡。3年的守丧期满时,定姜就让媳妇归返娘家,让她不要守寡了。定姜为媳妇送别,陪她一段长长的路,一直送到郊野。
分离在即,定姜送别温惠的媳妇,心中涌起离别的哀思,往日彼此相处的真切关爱历历在目,让她悲伤感恸。她挥着手与媳妇告别,定定地望着媳妇越行越远的背影,此际一别应该是不会再见面了,不禁泪流满面。她写下:“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温婉深刻的感情,显现慈爱又宽厚的慈母胸怀。这是《诗经》中的送别诗《燕燕》第一章,也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送别诗。
规谏夫君使国家远离灾患
鲁成公7年(卫定公5年)时,朝中大臣孙林父因为定公对自己的厌恶而出奔晋国。鲁成公14年,卫国使者出使晋国时,晋侯让孙林父与来使见面,表示了要送还孙林父的心迹。接着,晋使郄犨来到卫国提请让孙林父归还,定公心中还是想要推辞,不要孙林父回来。
定姜劝告他:“不可推辞,孙林父是先君宗卿的后代,有共同的祖宗。现在晋这个大国又来使为他请求归返,如果不允许的话,恐将会亡国。虽然君厌恶他,但是亡国事更大!请君要多忍耐。这样能安民而且宽宥宗卿,不是很好吗!”
定公听了定姜的话,于是让孙林父返国恢复他的职位。定姜明晰大义又能深谋远虑,使得卫国远离灾患,也成了四方之国的模范。
忍辱负重
定公逝世,定公的妾敬姒之子衎被立为国君,是为卫献公。定姜从献公居丧的态度看出了卫国未来将有患。献公很傲慢,不但不为先君哭泣,也不节制饮食,完全没有哀伤的心情。定姜叹道:“他将会败坏卫国,且必定先加害善人,要给卫国带来天灾人祸!”她悲叹自己不能制止他登位,不能立贤明的鱄(献公之弟,名叫子鲜)来主掌这个国家!
卫国大夫们听闻了定姜的这番话,都非常恐惧。孙文子(孙林父)从此不敢把重要的宝器放在卫国,而放到自己的封邑戚城。果然,献公非常暴虐,而且对定姜的态度轻侮傲慢。即使是面对这样的处境,定姜还是以国为重,逆来顺受,忍辱辅国。
定夺军事促成胜仗
卫献公14年郑国的将帅皇耳率领军队入侵卫国。孙文子出兵迎战,并卜了一卦,然后献兆给定姜。定姜问兆辞,孙文子答说:“兆有如山林,像是出征而丧失雄风。”定姜说:“出征者丧失雄风,对防御的一方有利。请大夫追讨郑军。”果然孙文子的儿子孙蒯领着军队在犬丘抓住了皇耳。
辅之教之暴君改错
卫献公18年,国内发生政变,献公被逐出国门,他奔往齐国避难。当他出走到边境时,叫庙祝向宗庙社稷之神报告自己要出亡,并报告他自己无罪于社稷。
这时,在一旁的定姜说:“不可这样跟神报告。若是无神,天地也不可欺骗。自己有罪,如果还强说无罪就这样走了,这就有罪了。什么罪呢?你与小臣谋划政策而把朝廷大臣摆一边,这是一罪。你侮辱先君的师保,这又是一罪。我事奉先君,是先君嫡妻,你对我毫无敬意且又凶暴,这是第三宗罪。你仅可向宗庙之神报告自己要出走,但不能报告自己无罪。”定姜的说理教导了献公,起了大作用。
在这个情境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定姜的大忍之心,和忍辱负重的功夫。十多年中,她承受着献公无礼又凶暴的对待,犹然在他落难出逃的时候,紧守在他身边,又在恰当的关键时机点出了他的错处,教导了他走正路,不要一错再错。
定姜能够写出典丽的文辞,情感动人的诗作,而且聪明又有远识,她不仅在侍奉辅佐国君、教育子辈上能够伺机循循善诱,在决断国事、军事上都有洞察明达的睿见,母仪天下,宜室、宜家又宜国。
发稿:2023年2月24日 更新:2023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