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杂谈随笔

古风悠悠话新年(图)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高天韵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丙申年到了!


钟声,将送来又一个黄历新年。除夜溶入元旦,连接往昔、今日和明天。无论是身在故国的同胞,还是漂泊在外的游子,美好的佳节是文化的纽带,共同的根。

岁首,联系着星行、禾熟,神佑,从上古走到今天。中国传统新年是汉民族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她起源于三千多年前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从腊月初八至元宵节,新年的庆祝活动丰富多采,既有民族的共性,也有地域的差异。历史人物、典故、传说、食品、饰物、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处处可见新年的风情,色彩纷呈。

大年初一

过年,拜年,首先从“年”字说起。《尔雅.释天》中记载:“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晋代郭璞曰:“岁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时一终,年取禾一熟,载取物终更始。”不同朝代对“年”的不同称谓反映出古代先人的农业生产活动、天文学知识以及他们对大自然的尊崇和感激。

据说,正月初一的来历和制定“四时成岁”的尧帝有关。据《尚书.尧典》记载:尧从父亲帝喾那里继承帝位,但并未传位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位于舜。公元两千多年前的一天,尧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位于舜。舜恭谨受命,带领臣民祭拜天地,表达对神明的敬重和感谢。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作为岁首。上古时代的大年初一,记录了一场隆重的祭祀和无私的精神。

爆竹一声大地春

过新年少不了放爆竹、燃烟花。古籍中有关燃爆竹的记载说明了它的起源和本意。春秋末年,范蠡在《陶朱公书》中载有:“除夜烧盆爆竹与照田蚕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静为吉”。西汉的文学家东方朔在《神异经》记有“爆竹驱山魈”的故事。唐代诗人刘禹锡也写有“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的诗句。

这里的“山鬼”,也就是“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于是,人们就利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后来,有了火药,人们便把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又改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所以,最早,人们在过年时大放鞭炮,本是为了驱逐“山魈”怪兽。后来这个习俗延续至今,意在驱逐瘟邪,增添节日喜庆。

迎新贴“福”

迎新贴“福”,由来以久。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描写了当时过年的风俗:“士庶家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其中“贴春牌”就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福”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约有三千年的历史。在甲骨文中,“福”字表示“双手捧酒献祭。”用美酒祭神,祈求安康。《说文》这样解释:“福,佑也。”神灵保佑。福气,福运,福分,福泽,福音。获得幸福,是人们自古以来的愿望。幸福是否会降临?那要取决于上天的赐予和神明的护佑。

春联

贴春联的习俗起于宋朝,盛行于明代。春联的前身是门神桃符。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上面写有“神荼”和“郁垒”二神或画出二神的图像。悬挂桃符、张贴门神,意在敬神、祈祥,镇邪驱鬼。后来小块的木板写不下太多文字,便逐渐发展为用毛笔在红纸上写出对句,外加横批。

人们通过写春联、贴春联寄托对新年的美好愿望。很多传统春联都表现了敬天敬神、天人合一的内容。例如:“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天泰地泰三阳泰,人和家和万事和”等,著名的横批有“紫气东来”、“吉星高照”、“春意盎然”等。

饺子和年糕

新年的特色食品种类繁多,大江南北,各有讲究。饺子和年糕是其中最著名的两样。

北方人喜好面食。在北方的许多地区,不吃饺子不算过年。饺子形如元宝,取“招财进宝”之意。饺子的作法是用冷水和面,搅拌揉成面团,再把面团切成小块,用擀面杖擀出圆形的饺子皮。面皮要擀得薄而有韧劲,才能装得住丰满的馅料。饺子馅儿的内容任你发挥创意,肉的素的,菜肉自选,把多种原料切成细丝或是小块,配上葱末、姜丝、油、盐、胡椒粉、香油等调和而成。经水煮后食用,并可辅以醋、酱油、蒜末或辣椒等酱料。水饺的外皮口感筋道,馅料鲜美,营养丰富。为了配合新年的乐趣,有些家庭喜欢在馅里面加上红枣、花生或栗子,还有一道习俗是:在有的饺子里包上硬币。谁吃到了含着钱币的饺子就意味着在新年里财运亨通。

年糕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美味,还因为音同“年高”,有吉利之意。年糕多以江南的糯米脱壳磨粉而成,也有用北方小黄米制成的黄年糕。北方年糕以蒸炸为主要作法,味甜。而南方的年糕除了蒸炸,还有炒片和煮汤的作法,味道相对清淡。据说年糕最初是用于年夜祭祀,后来发展为家庭节日美食。

古诗中的新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唐‧张说《钦州守岁》)

千百年前的除夕、元旦和元夜,在古代诗人的内心,曾经兴发出怎样的感动呢?

唐太宗李世民在《守岁》中展示了宫廷的华丽与迎新的温暖:“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其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杜审言的《除夜有怀》写:“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高适在《除夜作》中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关于元日,宋代王安石留下了经典之作《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秦少游则绘出一番佳节的明丽:“千门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间佳节。开尽小梅春气透,花烛家家罗列。”(秦观《念奴娇》)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呈现了元宵夜的繁华:“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清代卢道悦的《迎春》有一名句:“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富有热烈的动感,虚中有实。

生花妙笔,描绘了古时守岁迎新的风俗画面,也刻画出诗人的百样情怀。百年后读来,余韵悠长。

回归的心

璀璨的中华文化绵延数千载,源远流长。然而,在那一场浩劫中,传统的道德价值观被打碎,珍贵的文物遗产被砸烂。因此,神州的子民,竟然渐渐流失了传统的厚重,忘却了过年的真正意义。年复一年,人们在表层的喧闹浮华中迎新送旧。反观东亚近邻,民众在新年之际身着传统的民族服装,庄重地祭神祭祖,向上天祈祷拜诣。他们心中的虔诚,透出一股宁静的力道。鲜明的反差,引人深思。

近来,天灾频发,天显异象,自然的警讯不容忽视。在纷乱中,更需要清醒的反思。传统文化中早有明鉴:顺天而动,心怀善念,方可得到上苍眷顾,神才会降福于人。在辞旧迎新之际,让古老文明的智慧,唤醒沉睡的心。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丙申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