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去认识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雪凝【明心网】第一节课,讲了又讲、盯了再盯的数学用具还是没有带,我很想生气,可是耐住了性子没有发飙。
第二节课,讲了再讲、算完再算的数学计算题,还是忘记。我沉不住气了,声音大了起来,语气急躁又非常没有耐心 。
事后,我让他们订正作业时,感到后悔,我为什么要那么凶呢?明明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般的孩子,明明就清楚他们需要更多的爱心与耐心,那我为什么还要这样?
我有点后悔,便问小勋:
“老师刚刚会不会很凶啊?”
“不会啊。”
我又问小琳:
“你觉得老师刚刚语气会不会太凶?”
“不会。”
我再问阿良:
“喂,你觉得老师刚刚会不会很凶?”
“不会……啊!我想到了!”阿良赶紧转过头去继续写数学习题。
我在后面,觉得难过,为自己的态度而感到万分抱歉。明明我就语气不好,明明我就声音大又没耐心,他们为什么还是那么善良地说不会。
我知道虽然我没到发飙骂人的程度,但如果我是学生,一定很受不了老师口中那种好像“我什么都不会”的嘲讽。
每次念完小琳,她还是很开心地和我讲周末的时候要去哪里玩;每次念完阿良和小勋,他们也会不计仇地在参加烹饪点心课的时候,拿他们做的点心给我吃。那我在干嘛呢?为什么不能将眼光看他们的好处、优点,而偏偏要将焦点集中在他们不懂、不会、反应慢等缺点呢?我真是个糟糕的老师。
那天还和同事谈到,即使是天天相处、彼此都熟悉的人,面对面说话的时候,都会有误会发生,那更何况是人与人之间因为共事时所发生主张不一、意见分歧的情况了!
认识一个人很快,但理解一个人很难,能真正设身处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为他着想,伸出手来雪中送炭,更是不容易的事!
一句话,说出来很简单,但讲的适当、适时,甚至不要带着显示自己、贬低别人、发泄情绪、落井下石等不好的杂质在里面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好话一言三温暖;恶语半句六月寒”。话,都是从自己嘴巴讲出来的,为什么就不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又温馨?
看看别人、想想自己,觉得我要改的地方还是好多。不过,就像我对学生说的,题目写错没关系,懂了订正过来就是你的了。今天做不好没关系,知道问题在哪里,改正过来,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又是更好的我了!@
发稿:2010年2月13日
更新:2010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