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方外之士”典故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茹之

【明心网】“方外之士”出自《宋史•隐逸传》,又作“方外之人”。“方外”,世外的意思。

宋朝太宗时有一个叫陈抟的人,曾在五代后唐明宗时中过进士,但他不愿做官,而是去武当山、华山隐居修行。

太宗太平兴国年间,陈抟来见太宗,太宗对他十分礼遇。太平兴国九年,陈抟再次来见太宗,讲述道法。太宗更加以礼相待。太宗对宰相宋琪等人说:“陈抟独善其身,不贪求权势和金钱,真是‘方外之人’啊。他在华山已经隐居了40年,年龄差不多快一百岁了。他自己说,经历了五代时期的离乱之苦后,幸好遇到了大宋的太平之世,所以到朝中觐见。同他谈话,很值得一听。”

“方外之士”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后人用此指言行超脱于世俗之人,也用来指佛家和道家的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