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风云人物:北派山水画之祖 荆浩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荆浩对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作品被奉为宋画的典范。他的代表作《匡庐图》与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图》齐名。

◎阿哲;图:小玉

【明心网】荆浩是唐末五代的山水画家,唐末时曾在双林院绘制壁画,后来因逃避五代战乱,隐居于太行山的洪谷,自号洪谷子。他创出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之祖。

开图论千里

自六朝以来,山水画都是以勾线填彩、青绿设色,盛唐以后虽然出现水墨山水画,但未形成风气。荆浩笔、水墨并重的技法,有助于消除刻板、表现自然,此后水墨山水画日益成熟,审美观也更上一层楼了。

荆浩认为山水画应笔墨并重,才能画出“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意境。他自称:“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无笔,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即其笔墨并重的技法,是采吴道子、项容两位名家之所长而创立的。

他能画出四面峰峦的雄伟气势,宋人米芾称其:“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山顶好作密林,水际作突兀大石”。所作多为“寻丈之笔”,偶尔也作小幅画,曾被评为“咫尺而得千顷之势,水墨浓淡生秀绝伦。”

荆浩的画往往能体现“开图千里”、雄伟壮阔的景象。北宋沈括《图画歌》有云:“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李成笔夺造化工,荆浩开图论千里。”

全景山水画 《匡庐图》

荆浩对山水画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作品被奉为宋画的典范。他的代表作《匡庐图》与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图》齐名,均描绘层叠山势、气势雄伟的山水格局。

《匡庐图》除了描绘雄伟山势之外,也是一幅全景布局的山水画。从下往上,开始是树木、河流、村舍、小径、舟子、行人,再上面是山间峰峦、瀑布、亭子、小桥,再往上是树木掩映于云雾之间,越往上越高耸、壮观,故有“全景山水”之美誉。

他的画风被关仝、李成和范宽所继承,逐渐演变成中国永恒不朽的雄伟山水画。元代的倪云林、黄公望和明代的文征明、唐寅都推崇他是山水画的宗师。

荆浩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笔法记》,提出气、韵、思、景、笔、墨等绘景“六要”,是我国山水画理论的经典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