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典故:数典忘祖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茹之【明心网】“数典忘祖”出自《左传.昭公十五年》。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籍谈出使周朝。在参加完活动后,周景王设宴招待他,并趁机问道:“各诸侯国都向王室进贡了宝器,为什么只有晋国没有进献呢?”籍谈回答道:“晋国远在深山,与王室相距遥远,而且从来没有得到过天子的赏赐,所以不能进献宝器。”
周景王说:“你们晋国怎么这么健忘啊?晋国的始祖唐叔,得到的文王用来检阅军队的鼓和车,以及武王曾穿着攻克商都的铠甲等,不是赏赐吗?周襄王赐给晋文公的金钺大斧和黑米酿制的美酒,以及弓弩和勇士,不是赏赐吗?这些赏赐,策书上都明明白白的记着呢。你是晋国世代掌管典籍的史官的后代,为什么竟忘了这些历史事实呢?”
籍谈张口结舌,一句话也答不上来,只好赶快离开了宴席。籍谈走了后,周景王对大臣们说:“看来,籍先生很不称职,他的后代大概不能享有禄位了。他在谈论典籍时,竟然一无所知,竟然忘掉了自己的祖宗。”
“数典忘祖”由此而来,后来人们常用其比喻忘本,即忘记了事物的原貌和本源;现在常用其比喻对本国历史的无知。
发稿:2008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