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音乐故事:宋>W辨音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史然 整理【明心网】太乐令宋>W,在辨识音律方面,当时无人能比。太常缺少征调已经很久了,宋>W考查钟律得到了它。
宋>W任太常丞后,有一天早晨在光宅佛等待上朝的时辰,听到塔上风铎的响声,听了很久。早朝归来,走到光宅佛寺时,他停了下来。进寺问主持僧:“上面悬挂的塔铃,知道是从哪里得来的吗?”僧人答:“不知道。”宋>W说:“其中有一个塔铃是古时制做的。请让我登上塔顶,沿着上边的铁索,试着扣动几下听听可以吗?” 主持僧起初有些为难,后来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于是宋>W登上塔顶,扣动塔铃听音辨识。寺内的僧人纷纷说道:“塔上的风铃常常无风自摇,发出的响声,非常好听。不像你扣动发出的这种声音。”宋>W说:“是的。”心想:僧人说的这种现象,一定是在祭祀祖庙时,扣乐悬编钟时,与这边寺塔上有相同音律的编钟发生共鸣而引起的。因此一定要摘下塔上的风铃观察一下。于是对僧人说:“这个风铃是沽洗编钟,请单独将它取下来放在院里。”
宋>W回到太常府衙,让乐工和僧人一块亲临现场观看。约好时间,太常府衙那边扣动悬挂的编钟,寺院中的这个沽洗编钟果然应和。于是就向寺院买下了它,放回太常本悬处。
又有一次,宋>W送客人出通化门,遇到掌管财务的度支运乘,上马稍许,他忽然匆忙作揖告别。待度支使运乘走后,宋>W又悄悄地跟随其后,又认得一铃,说这只铃也是失去的编钟。他人只觉得这只铃铸造的技艺很独到,与众不同。等到把这只铃配悬在原有的编钟间,发现无论是外形还是发音都符合。
奇怪吗?这正是识征调的人在演奏编钟的人之中啊!
(出《羯鼓录》《国史补》)
发稿:2007年8月11日
更新:2007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