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勿好名自欺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清言

【明心网】以前有个人叫叶桐山,他任河间通判,负责发送粮饷,等到替换他的人来时,剩余的钱已积攒了三千金了,叶桐山置之不理。他走后,接替他的人发现了,按照惯例命人将这些钱给叶桐山送去,叶桐山坚决不接受,说:“我不要剩的钱,这是我的惯例。”

叶桐山回乡后,吃饭有时都难以为继。有一天,童子弄丢了一条大鱼,叶桐山在那里大为叹息,他妻子听后说:“三千金都能够不要,一条鱼能值几个钱!”叶桐山听了抚掌大笑。

叶桐山不失为清廉贤德之士,但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出一个道理,孟子曾说:“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就是说好名的人,为了名他能够放弃千乘之国,这并不表示他真的如此慷慨,在一小箪饭食面前他可能就会面露吝色。试想连一小箪饭食都放不下,怎能真的放下那千乘之国呢?

以前有个故事,一个人生前做了很多善事,他在死后还是到了阴间将要受到惩罚,他颇为不服气,于是阎王翻出记录他一生所做善恶的册籍给他看,只见他所做的所谓好事不是被列在“名”的下面,就是归在“利”的范畴,原来他并无丝毫的善心善念,他行善的真正动机只是在“名利心”驱使下所为之,他最后终于无话可说了。

其实,无论是施济助人做善事,还是修身养德,要知道天不可欺,人的一思一念在上天的眼中是历历在目,所以如果为了虚幻的名声或另有目地,那都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而且在的人眼中也是虚伪奸诈和沽名钓誉的不好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