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养心的节气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史然 整理【明心网】谷雨节气一过,桃红柳绿、风和日丽的春天也随之而逝,尽管人们想“莫使春光别去”,可挡不住立夏节气的匆匆步履。
立夏和立春、立秋、立冬一样,象征着一个季节的开始。每年阳历5月6日前后,斗指东南,太阳到达黄经4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立夏是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群芳斗艳,月季、杜鹃花开得灿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立夏、小满在农历四月前后,称之为孟夏(夏之初)。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它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大江南北忙于早稻插秧,“多插立夏秧,谷子收满仓”。因此,自古以来都很重视立夏节气。据记载,周朝时,立夏这天,帝王要亲率文武百官到郊外“迎夏”,并指令司徒等官去各地勉励农民抓紧耕作。
在这季节交替之时,人们需要调整自身以适应自然的变化,懂得养生。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咳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可见如果夏季不能好好的养心,就有可能伤心,最终可能导致重病,因此立夏节气要注重养心。
会养心者,则会长生。明代《养生四要》曰:“心常清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皆安,明此养生则寿,没也不殆。” 一个人如果有仁德之心,胸怀宽广大度,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忍难忍之事,善心待人,即是仁者,《论语·雍也》说:“仁者寿”。
在这养心的季节,若能习练真正有益于身心,性命双修的好功法更会给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和美好。
(正见网)
发稿:2004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