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重民务实的齐国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明心网】齐国昌盛的另外一个原因是:重民务实。齐国行政的务实性主要体现在“因民俗”、“重人本”和“治国必先富民”等治国措施上。

首先是“因民俗”。姜太公“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劝女工,极技巧”,就是因为他注重“因民俗”,以充分发挥齐国的地利和民俗之优势。这是“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的一个主要原因。齐桓公和管仲的改革之所以成功,也是由于他们坚持了“因民俗,顺民欲”和“与俗同好恶”的原则。史称“管仲任齐相……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史记•管晏列传))。

其次是“重人本”。一是重百姓修养生息。强调不误四时、不夺民力是生财之道,取而有度、节而有制是用财之法。管仲的名言是“地之生财有时,民之用力有倦”,“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民,予则喜,夺则怒。民情皆然。”(《管子•权修》,《国蓄》)。二是视贤才为国宝。把人才视为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础。如齐威王与梁惠王论国宝,梁惠王以珠玉为宝,并以珠玉饰车十二乘为炫耀。威王说:“寡人之所以为宝与王异,吾臣有檀子者,使守南城,则楚人不敢为寇东取,泗上十二诸侯皆来朝。吾臣有盼子者,使守高唐,则赵人不敢东渔于河……。吾臣有种首者,使备盗贼,则道不拾遗。将以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其三是治国必先富民。这是管仲的一个重要思想。他认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民穷则难治。”“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这是因为“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犯禁”。(《管子•牧民》,《治国》)。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齐国始终坚持本末兼营,农工并作,产商互补。尤其是强调“无市则民乏”,一以贯之地坚持太公之制,“设鱼盐商工之利”,富国强兵。再如晏子治东阿,“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民无饥。”(《晏子春秋》卷七)。

重民务实是富民兴国的基本法宝。齐国的历史告诉我们,一切富民兴国的措施,都必须建立在重民务实的基础之上。鲁国和齐国是同时分封的国家,为什么鲁国既没有跻身于春秋五霸,也没有进入战国七雄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徒言礼,不能自立”,“礼极伤国”是一个重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