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历史回廊

东西相通:成语--三人成虎、曾参杀人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大纪元编辑部

【明心网】.解说

由港星张曼玉饰演之《阮玲玉》令她一九九二年同获柏林影后与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其精湛演技令人印象深刻,而剧中女主角阮玲玉的故事亦令人欷嘘。阮为三零年代知名影星,出身微寒,因缘际会下走入演艺界,身价扶摇直上,最终却因受不了流言与媒体抹黑,留下「人言可畏」四字即寻短殒落。

长者总是告诫晚辈,「谣言止于智者」,但有多少人能做得到呢?人心的复杂从古代留下的许多谚语即可看出,东西同有。「Give a lie twenty-four hours' start, and you can never overtake it.」可直译为「若谎言先行一日,你就无法挽回。」东方相似成语则有三人成虎、积非成是、众口铄金(「铄」为销熔之意,意为即使坚固如金石,众人流言足可使其销熔)等等。

西方其他相关谚语还有Give a dog a fad name and hang him.(加罪于狗,以便使用吊刑)或是Fling dirt enough and some will stick.(只要脏东西丢得多,不怕你沾不上),前者可译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后者则与古代的「曾参杀人」较为接近,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深得其中三昧,他有一句名言便是:「谎话说一百遍之后就成了事实」,成为共产党奉行不渝的圭臬,因此有人说,中国的新闻得反著看,就是这个意思。

曾参是春秋鲁国人,为人正直,以孝闻名,为孔子七十二名弟子之一。

曾参与母亲同住在费地的时候,有一个与曾参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弄不清真象的邻人跑到曾母前说:「曾参杀人了!」曾母当时正在织布,她摇摇头,对邻人说:「我儿子不会杀人。」

过了不久,又有人跑来大叫,「曾参杀人了!」曾母依旧埋头织布;第三次又有人跑来告诉她「曾参杀了人」时,她心里很慌张,丢下织布机跑走了。

以曾参被广知的贤明,以母亲对儿子的信任,却依然敌不过流言的撼动。

「三人成虎」的典故亦同样出自东周,战国时代的魏国,有一名臣子庞恭要陪同太子到赵国去当人质;他怕小人进谗,便在临行前面见魏王,问道:「如果有一个人说街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会」。

庞恭又问:「那如果又有第二个人说呢?」魏王想了想,说:「哦,这可能会有点相信了。」庞恭再问:「那如果有第三个人跑到您的面前,说老虎出现了。您会相信吧?」魏王回答:「对,我应该会相信。」

庞恭劝谏魏王,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传言;但当庞恭陪太子回国后,发现魏王有意不再召见他,他便知道魏王终究抵不过小人谗言而疏远了他。

.原文

《战国策.秦策》:「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曾参者,与曾子同名族者;杀人。人告曾子之母曰:『曾参杀人。』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人又告,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战国策.魏策》:「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之则成虎。」


.例句

1 你再怎么光明磊落,也敌不过「三人成虎」,劝你还是跟女朋友解释一下吧。

2 文革时期搞得大字报现在看起来都可笑,那时真是「众口铄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