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五千文明 > 历史回廊

古风悠悠:梁武帝设谤木和肺石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史柯 整理

【明心网】公元502年阴历4月,萧衍被禅让即皇帝位,称梁武帝,国号梁,建元天监。他即位之初,根据儒家的道理治理国家,励精图治。梁武帝提倡尊儒崇佛。天监四年(505),建国学,开五经馆,培养大批士族子弟和一些来自寒门的子弟;制定礼乐,在宫城之西设士林馆招收学者;颁布法令,禁止向官吏献礼行贿。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作为国君不能狂妄自大、亲近小人,不然的话下情不能上达最终危害的还是国家。疏导才能畅达,广开言路了解下情才能服民心得民愿。于是,在统管吏民上书、朝廷征召人才的公车府有供人写谏言的谤木(大木牌)和肺石(设于官署门外的石头,民有不平,可击石鸣冤)旁,梁武帝下诏命令各设立一个函,就是匣子。凡黎民百姓、山隐处士议论朝政、评议官吏的善恶是非而官吏不肯代为传达的,可自己投书谤木函。凡转战江湖,有功未能封赏的人;或具有卓越才干,而身受压抑,困厄不通的人;或遭受滥吏豪强欺凌、无法申诉的乡民百姓都可以投书肺石函。

梁武帝还设专人管理“两函”,在他与黎民百姓之间建立了直接的沟通渠道。他由此了解民情,观察政治得失;访察贤能,举拔被埋没的人才;处治玩忽职守、循私舞弊、鱼肉百姓、漠视生产的官员。使梁初20多年间国势蒸蒸日上,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从未有过的兴旺局面。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明君治国,无不用疏而不用堵;而历朝历代的昏君亡国之君、至今日江氏之流,无不用堵而不用疏,无视历史的教训,终致天怒人怨。

(正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