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风雨沧桑

百志:茶无分别心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百志

宋代诗人苏东坡初任杭州知州时,到某寺游玩。寺中住持和尚不知来者何人,于是信口说了一声:「坐」,一边对着小沙弥说声:「茶」。

等到宾主之间稍事寒喧之后,住持感到东坡先生吐属不凡,于是便客气地说:「请座」,并叫小沙弥端上茶,说声:「敬茶」。

等到一番交谈后,住持惊觉对方即是大名鼎鼎,新任知州苏东坡时,重新作礼叫声:「请上座」,并吩咐小沙弥:「敬香茶」。

临别时,住持求东坡先生题字留念。苏东坡稍稍一想,挥笔写下:「坐、请座、请上座;茶、敬茶、敬香茶」。在旁满心期盼的住持一看,霎时满脸通红。

以前读到这则故事,都会为东坡先生的诙谐幽默感到有趣。今天再想这则小故事,则内心百感交集。

茶本无心,只是喝茶的人有一颗分别心,人心往往会受财富、权势、学识与交情等因素所影响,对待不同的人有所分别,影响了自己的行为与态度。其实,这乃是人间俗事的对待之理,而不应是庙里的住持所应该有的态度,修炼人应该是不被这些人间的名利情所带动的。有一颗分别心,高下尊卑就产生了,这茶喝着也就掺了一些杂味了。

此外,东坡先生挥笔而就的几个字,虽然指到了实处,不也是深藏了一个炫耀才智文采的分别心吗?信笔写来,无非是表明:「你不如我」。住持虽然满脸通红,未必会深自反省的。如果东坡先生能以更为体贴住持的心态出发,让住持发现自己的不是,这应该更符合茶道的圆融精神。

本文标题:「茶无分别心」有另一层意思:察看看,自己有没有分别心。去掉分别心,才会有圆融平等的茶道精神。您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