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音:普度和济世音乐欣赏(续)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竹音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美好的心灵造就美好的世界。
有一天竹音见了明珠,在谈话时又谈到了音乐上。他们就音乐美的原因和普度、济世的欣赏方面说了许多。竹音根据回忆写成了如下的文章。
竹音:我想请教你一下,普度和济世的音乐,是你最先告诉我说是一种德音。现在我想问一下,你为什么把它称为德音。
明珠笑着对竹音说:问了莲慧又问我。想把我开涮,取笑我不是?
竹音:那里呀。你知道我想听一下高见,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听每一个人都有收获,你就不要再兜圈子了。
明珠:那好吧。我看了你写的文章。莲慧已经写说的很多了,我就问一下,你对莲慧话的理解。
竹音:嗬--到底你问我,还是我问你呀?不过我要是不说,看起来是不行了,那你问吧。
明珠:莲慧说,普度和济世的音乐,纯正清雅,那么,清是什么?纯是什么?正是什么?雅是什么?
竹音:纯,就是没有杂音,好听;正不以技而弹,坦白、自然;清呢,庄严,肃敬;雅呢,音乐美妙脱俗。
明珠:噫,这么干脆,可是我却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说纯,纯真两字相配。钟子期跟俞伯牙怎么说呀:真,精诚到了极度点,不诚恳不精心,不足以动人,勉强去哭的人,虽然样子悲痛,却不能让人伤感;勉强发怒的人,样子看起来严肃不能让人事情到威猛;勉强喜笑的人,看起了温和,却不能让人感到亲近。真正悲痛的人,没有声,人就已经被他感染;真正的怒,不做表现,人就已经感到威严;真正的待人,不去微笑,人已经感到温馨,所以音乐要想感动人,其要旨在一个真字!钟子期虽把感动人的音乐要旨说的简单了,但是也不乏其妙呀。你说是不是呢?
竹音:是呀,你这么一说,我觉得莲慧的纯,真正的意思是纯洁无私。她说的很对。纯,音乐之所以感人也像为人一样,虚假做作,目的不纯正就不足以感动人呐!
明珠:好逗人,你的认识变这么快,也不怕人笑话?
竹音: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有什么面子不面子的,我又没有错,有什么好笑话的?要是别人说,那让他说去吧,嘴巴长在别人身上,我能不让人说吗。我又不是给别人的嘴巴活的,那既累又不合我的本性呵。
明珠:哟,厉害。那正呢。就像一个人写文章,没有理写不去,有道是: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文章写不过一寸,音乐奏不过一刻。作人呢,正则没有可以指责的。正也有中中庸之道。当一个好人不易呀,如过于偏激,也就很容易走到反面……哎,不少人就是因为没有走正,没有能长久下去,可惜呀。这在音乐量,有音过于突兀,就听起来不美;有音过于凄哀,音乐弹奏不能长久。人高了,低了,胖了,瘦了,老了,小了,都不是最美,适中才是最美的。在音乐中,有的音过于高了,低了,长了,短了,涩了,利了,都不如融融之音,像中庸之道的君子,彼此合谐了了美妙。
竹音:正了确实美!
明珠:里面还有很多,说起来太费口舌了。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正了演奏起来绵绵不断,取中了才有美感,端正了才庄严。
竹音:是的,那么清呢?
明珠:清音,像天的清透,洪阔没有边际;像水的清沏,清清的让人喜爱。清了仿佛眼睛明亮。精神爽快;清了仿佛为官的清廉,让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清好像光风霁月一样,君子的心事,常有这种声音。
竹音:请接着说雅--
明珠:雅呢--古代儒生以克已复礼为美德,确实是这样,取法于天地,源出于自然。人要喜怒哀乐都要有所节制,能用理智来约束,人称为有礼,有涵养。人们常说,温文儒雅,如果一个人,高兴了就得意忘形,样子就像癫狂了一样,神神叨叨那就没有了儒雅的风度,就不美了。如查一个人悲恸了就痛哭失声,迁怒乱发,呼天抢地,一点不能克制,也就不具此雅的风度了。就好像用很箫管来吹曲子一样,毫无节制,呜呜乱鸣,谈不上美呀。相反,如果能有所节制,乐音悠悠,反而引人伤感,催人泪下,想克制自己却是不能。这就是音乐中的雅,为人中的礼制与忍耐与宽容。
竹音:嗯,是这样。
明珠:凡事凡理,没有不是这样的。所以君子的涵养,用真善美来使自己心灵美好,用礼、智、信、来作事,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就像《人生的宽心》一样。我想起来莲慧叫这个名字,莲:纯洁,美丽,清静。道德到了这一步,经常会感到美妙的境地,虽然物质上有所失去,精神上却是大有收获,人们所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隅”,就是这样的了。
竹音:嗯,说的既有内容,也美妙,还想再听。
明珠:那里有内容了,又有那里说的美妙了。人性本来就这么美好,不返回天真的状态就不明白这些。
竹音:哦。既然这样,那么音乐为什么能称得上音乐呢?
明珠:照我看来,音乐之所以称得上音乐,是因为它具备了道与德,所以可以用它来打各种比喻:有人用它来比喻国事,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比较多;有的用它来提高自己的修养,上古时候这样的人特别多。凭音乐悟出天地道,处事之理的,不乏其人,这是题外之话了。
就德音而言,德音之所以美妙,都离不了一个德字。从乐器到乐调,到演奏,处处处都有它的体现。在我看来,乐器有有深深的内涵,尤其是宗教乐器。比方说,佛教中有一种铜作的钵一样的乐器,敲击起来格外好听。现代音乐家们研究音乐我们知道,乐音之所以好听,在于振动有规律;噪音不好听,因为它振动没有规律。这就好像人喜欢君子一样,君子行为处事有他的涵养道德,不因为人的夸状而骄傲,不因为别人的贬斥而情绪低落,不因为自己有不顺心的事就迁怒于别人,始终有谦谦的道德,时时有融融的心态。能体现这个信息的就是金属这一类振动有规律的乐器。这是这种乐器的第一种德。再有我们击打金属和木头,那种声音听起来更悦耳动听呢?金属。铜这种东西作成这个乐器是最为好听的。这种声音为什么听起来悦耳呢?因为金属这种东西坚固柔韧,它的结构比木头有这个优点。听起来的声音不会含浑不清。就如君子处事真挚,直爽一样。这是这种乐和第二种德。佛家修炼讲金钢,比喻修行者信念的坚毅,道德的永久美好。这时金属作成的乐器自带这样的特性,这是它的第三种德。用这种坚固柔韧的金属作成了钵这样中空的乐器。这样的乐器有助于乐音寰绕,余音袅袅,虽不说绕梁三日,但也乐音深长。这如同听道后,始终将它铭记在心里一样,也可以说它像佛法的博大精深,喻指弥远,给人以深深的感受。此是这种乐器的第四种德。当这种乐器演奏时,轻轻的扣击它。轻扣是阳以用阴,强以用弱,高而用谦,……如是等等, 这是它的第五种德。德呀,万物天真的本性,天地运行的道。我对这种乐器的见解,不过是偶然间想到的。当然它可能还有其它深深的内涵,那就不是我现在所知了的了。莲慧说埙这种乐器,蕴积而缓泻,类似君子困于艰难却并不言语表现出来,用轻轻的感叹来对待它,声音的响起,驳杂相悠悠,如同人百感交集忧思万千;它与鼓相比,有隐忍的品德,能牵动人的心肠。明珠常常暗暗感叹创制这些乐器的人,真是巧夺了天工的造化,怎么如此渊微的内涵,以至于怀疑它不是人的智力所能为的。
竹音:好,说的好,请再讲一下韵调和演奏的美妙所在吗?
明珠:今天你的表现,真的像在欺负我一样,让我把好的都给你一样,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告诉你我不会失去,你却会得到。说到这一步。我所了知的也就是这么多了,但是总觉得音乐比我感受的还要奥妙的多。其它的再说也是就是梗概了。独奏的音乐不说了,合奏的音乐说起来太难了,一为我能力有限,二来音乐确实繁博精妙的很,这里所说的权且用管窥来推知全豹吧。莲慧曾说,想得益彰,如同君子相处,用善美彼此互相补充,这样美好的境界,不是君子体验不得这又象郎才女貌,明君贤臣,慈母孝子单个美好的乐声,让人感到一种缺憾,众多美妙的乐声让人感到心灵想处的美好。大德的乐声,常用这种方式来渲染,能便人久被蒙困的心灵感到温馨。这样的声音,汨汨不止,人会有说不出的感到,实际上是德在起作用。人一旦被感动,棼乱的思絮便被梳理,浮噪的脾气便被平静,做起事来也就理性多了,但这种乐声不是谁都能演奏的。我向往这种乐声呐。乐音演奏:此起彼伏,是谦让;此响彼应,是相敬;此彼相交,是和睦。宏阔的乐音贯穿大体,玲珑的乐声纷纷纭纭,这是明君宣扬开明的政令,贤臣在躬身辛勤的执行;这是博知的圣者在教诲人,谦谦在君子在自勉中不断进步;这是父母仁爱,子女勤劳而且关心他人。天地之间,没有不是用德相合才美的。乐器的乐声很好的搭配,美妙地声音便被创造出来,这实在是天地道德的体现。钟子期说:和气现于外,和气成于内。就是这样:德音现于外,德音成于内;美音现于外,美音成于内。
演作的人心地清静和善,不因为自己的爱恶、成见来对待人,用这种理来演奏,声音该清的清了,该缓的缓了,当谦的谦了……就像这样,美妙的声音成就了。
竹音: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明珠:现在你可以明白普度和济世为什么被称作德音了吗?
竹音:虽然不能明了,但是已经见了端倪。
明珠:音乐的美,没有背离道德的,道德的美,不是现在的人可以感受得了的你可以自己斟酌了……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美好的心灵造就美好的世界。
发稿:2002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