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温辉:伟大根植于伟大(下)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温辉

谁可代表

罗斯福这段话,还使人联想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论中最重要的一条:「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十八世纪美国政治家约翰‧马歇尔及二十世纪初期罗斯福关于政权与人民关系的观点相比,人们可以质问江先生:你的权力不是人民授予的,你怎能说你是「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究竟是你的话说得对,还是罗斯福的话说对了?执政者的权力是否由人民授予,这是鉴别执政者是否「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指针。权力来自人民的制度,使执政者真正关心人民的利益,「为人民服务」,否则他就会被人民轰下台,或者人民在选举时再不投他的票。罗斯福在首任总统期间推行改革——新政,虽然使国家渡过极度危险的关头,但萧条的阴影还在,他就职连任总统时的一篇演说,毫不掩饰地具体描述了当时美国广大人民身陷困境的苦状。他说:

「在这个国家(指美国)中,我看到数千万公民——占总人口的重大数目——他们中的大部份此时此刻仍处于今天所称的生活之必需的最起码的标准之下。

「我看到数百万家庭依赖低微的收入生存,以致于家庭灾难的阴影日复一日地笼罩着他们。

「我看到数百万人们,他们在城市和农村的日常生活仍处在半个世纪前一个所谓的上流社会认为不体面的环境之中。

「我看到成百万人得不到教育、娱乐以及改善他们及其子女命运的机会。

「我看到数百万人无力购买农产品和工业产品。

「我看到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房屋破损,衣衫褴褛,营养不良。

「这种令人失望的状况不是我为你们描绘的图画。我要为你们绘出一幅希望之图——这是因为这个民族已经看到了这是不公正的现象,而准备把它涂掉。我们决心使每一个美国公民成为他的国家施惠和关心的人民,而且我们将决不把我们国土之内的任何忠诚守法的群体视为多余的。对我们进步的检验不在于我们是否为那些已经拥有了许多的人锦上添花,而是在于我们是否为那些拥有甚少的人提供了富足。」

检验尺度

在中国大陆,不管是经济危机极其严重还是经济虽有发展但国企工人纷纷下岗失业、农民纷纷浪迹天涯的时候,哪个执政者曾经像罗斯福那样坦率地毫不掩饰地承认客观形势不好而表明决心改变不好为真正的「大好」?江泽民和罗斯福唱反调:「对进步的检验」不「在于是否为那些拥有甚少的人提供了富足」,而是「在于是否为那些已经拥有了许多的人锦上添花」。于是人们看到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贪官污吏层出不穷,社会财富像江水东流一样流进官僚垄断资本集团(包括官商勾结)的大口袋里。难道这就是「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罗斯福三任总统期间,美国经济飞快发展,「富者越富」的景象明显可见,但「贫者越贫」的情况不仅没有出现,而且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这是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大富与小康并存的现象,但和「穷社会主义」或贫富极度悬殊、社会非常腐败的社会迥然不同。

一直宣扬人权高于一切、人民高于官吏的罗斯福是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但不是天生的民主主义者。

受传统

罗斯福受美国的民主传统,他从美国历届总统特别是华盛顿、杰斐逊、林肯、杰克逊等前辈总统接受了崇高品质和民主自由的政治基因。

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被美国人称为「国父」、「第二个救世主」(注4),人们认为他超人之处不在文才武功,而在于崇高的品格。他领导殖民地民军和英国殖民者军队作战,并取得独立战争的胜利;他制定了以孟德斯鸠三权分立为理论依据的美国第一部宪法《联邦宪法》;他创立了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制;他解决了建国初期一系列难题,推动了自由经济的发展。独立战争告胜时一批军人企图推翻议会,主张建立以华盛顿为国王的君主国家,华盛顿对此深恶痛绝,他说,专制王朝「隐藏着对国家的莫大灾祸」。他当了两任总统后坚决要求辞职(当时美国宪法还未规定总统只能连任两届),解甲归「农」——回到他的农庄。这表现了他淡泊权力的高贵品质。华盛顿总统和林肯总统维护自由和国家命运的思想和品格行为,对罗斯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罗斯福在第三任就职演说中赞扬华盛顿「维护了自由的圣火和维护共和国政府的命运」。

被罗斯福称为「最伟大的民主主义者」杰斐逊;是美国独立革命运动的积领导者和组织者,是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他的主要政治思想注入了这个宣言,其中心思想是「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让与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以及谋幸福的权利」。由于杰斐逊高举民主主义的旗帜,反对君主专制主义鼓吹人权平等、言论自由,提出正确的治国方针、政治路线,因而受到美国人民的爱戴而获选为美国第三位总统。在美国历史上与华盛顿、林肯齐名,肯尼迪总统六十年代在全美诺贝尔获奖者宴会上盛赞杰斐逊说:「我们所有这些人的智能的总和,也许还不及杰斐逊一个人。」有人认为,如果说华盛顿用枪和炮打破了旧世界的枷锁,那么杰斐逊就是用纸和笔描绘了新大陆的蓝图。还有人指出,杰斐逊对历史的贡献是超越国界的——「他是人类的恩人。」

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一日,美国民主主义者集会纪念杰斐逊,罗斯福口授了一篇题为《坚定而强烈的信念》的演说词,高度评价杰斐逊是最伟大的民主主义者,说他「曾花了极大心血参与建立的国家,正在为全世界人类争取权利的斗争中扮演着异常重要的角色」(注5)。

罗斯福早就认同杰斐逊的民主理念。他在一九三四年六月发表的一篇炉边谈话中谈到杰斐逊在一些政治观点上和华盛顿存在着分歧,他说:「我来谈点历史。华盛顿总统在共和国初生的年月里摸索着进行组织工作时,提出过是否政府由少数有知识的富人管理最为保险的问题。但是杰斐逊看出来,如果长期由少数人实行控制,就会破坏健全的代议制的民主制度。他提倡扩大选举权,主张政府应更多反映大众的意志。」罗斯福在推行新政的时候,竭力抗击大资本家垄断一切的政治势力,誓言「同这一小撮人,我们是打算要战斗的——对我说来是一场乐于接受的战斗,但也是同祸害绝不妥协的战斗——不到必胜之日决不罢休。」

林肯总统是全世界最受人尊敬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伟大不仅因为道德高尚、善良博爱,不仅因为他被认为是「音乐界的贝多芬、诗歌界的但丁、人生哲学中的基督」(托尔斯泰),不仅由于他「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达到了伟大境界而仍然保持自己优良品质的罕有人物」,不仅由于他「反抗奴隶主的权势」「号召消灭奴隶制」(注6),而且是在于他实实在在地领导了美国的「第二次革命」(南北战争),废除了代表腐朽落后的奴隶制,而代之以代表民主进步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使国家统一于这个制度的基础上。以废除奴隶制为中心内容的《解放宣言》同林肯的名字一起加载史册。罗斯福特别肯定林肯对国家完成民主统一的贡献,他说,「在华盛顿时代,人们创立、熔铸结合成一个国家。在林肯时代,人们保护这个国家免其由内部瓦解。」

罗斯福在第一次上任总统不久,就在炉边谈话中道出了他崇尚的美国传统:「国家的首脑又一次全力以赴去争取恢复和维护民主政治的道德——我国国家领导人的长期传统——从杰斐逊到威尔逊(注7)——尤其突出的是从老安德鲁‧杰克逊(注8)他本人开始的传统。」

罗斯福这话表明,他的民主理念和反对专制独裁统治的思想是来自美国的传统、「国家领导人的长期传统」。

如果把美国十八世纪后半期三位国家领导人(华盛顿、杰斐逊、林肯)的精神世界、政治观点和中共领导人、中共建政后的国家领导人的精神领域政治观点比较一下,我们会有什么感想呢?

泾渭分明

资本主义的美国,从十八世纪后期起步,跑过十九、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在这过程中,无论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还是在文化科学技术方面,都取得全世界最先进的地位,美国的政治经济制度保证了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切,和中共一党专政下中国大陆的差距是太大、太大了。江泽民吹嘘共产党「三个代表」,这岂不是恬不知耻?当今地球上,「三个代表」的确存在,但只有在民主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内可以找到。例如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权,确是真真正正「代表先进的生产力,代表先进的文化,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中共只有在自我革命脱胎换骨、放弃一党专政之后,才有走向「三个代表」目标的可能,这道理难道还需要细说吗?

注释

(注1)《毛选》七四三页
(注2)《毛选》六七三页
(注3)《毛选》六七九页
(注4)美国第六位总统昆西‧亚当斯语。
(注5)罗斯福总统口授了这篇演说,准备两天后在「杰斐逊纪念日」发表。不料他突发脑溢血,于一九四五年四月十二日逝世,没能如愿参加纪念一位「伟大的民主主义者」的集会。
(注6)《马恩全集》十六卷二○页马克思《致美国总统林肯(信)》
(注7)威尔逊是美国第二十八位总统。
(注8)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第七位总统,他在任内竭力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强化和完善美国的民主政制,开创了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杰克逊民主」时代,在美国人的心目中,杰克逊是代表人民、维护民主、敢于向特权势力开战的斗士。罗斯福在一篇富有哲理的演说中,称誉杰克逊是「为民主政治的道德而战斗」的勇士。

(原载《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