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黄河岸边乡村教师的传奇故事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这是黄河岸边一对乡村小学教师夫妇的传奇故事。故事的男主角马文仲……

马文仲生活在黄河滩区的长垣县苗寨乡马野村,他的父亲马存英是一位乡村教师,看到家乡众多失学的孩子,感受着父亲的熏陶,马文仲萌发了当一名教师的梦想。

1980年,14岁的马文仲在老师同学喜爱、钦佩的目光中上到了初三。就在这一年的一个早上,上学路上的马文仲突然感到双腿在隐隐作痛,像成群的蚂蚁吞噬着皮肤,他没有在意,认为累的。然而,此后的许多天里,这种折磨一直伴随着他,他开始意识到,自己可能“出毛病”了。可正值中招,绝对不能趴下,说什么也要考上高中!他瞒着家人、老师开始向命运发起了第一轮挑战!

马文仲考了个“乡试第一”!入夜,他在被窝中哭一阵,笑一阵。他的一只脚,已跨入了那个美丽的梦。咬牙读到高二,1982年的一天,他的双腿再也挪不动了。

在老师的鼓励下,马文仲走上了自学之路。冬天,他的手冻烂了;夏天,他的屁股坐烂了,多少个日落日出伴随他走过一行行文字的森林,少年的他,头发花白了……两年,他自学完中学全部课程和部分大学课程。

1985年夏,马文仲在病得最重的右侧大腿上绑根绳,背剪着双手拉动绳子,亦步亦趋地挪动到村支书家,他说:“我要当教师。”村支书惊呆了:“文仲,你不是说梦话吧?你连自己都照顾不了,还能教学?再说……再说村小学的教师编制已经满了!”他又来到乡教育办公室,领导听罢眼圈红了。文仲说:“我不要工资行不?”

就这样,马文仲成了黄河滩区或许也是全国惟一不拿工资的乡村小学教师。他的工作是帮其他教师批改部分作业或偶尔代几节课,可他已知足了,他的梦想实现了!

马文仲家离村小学只有200多米,这段常人只需两分钟就能走完的路,他得折腾个把钟头。很多时候,身体不平衡的他会摔倒在路上,此时他只有等待路人把他扶起。

不得不离开村小学的马文仲在与命运一番苦斗后,产生了自己办学的想法。哥哥和妹妹帮他张贴的六七十张招生广告出现在周围的几个村庄:他很想教一批失学的孩子,精心地辅导他们。孩子不上学,与其东游西荡、惹是生非,不如送到他那里,让他们都有事儿干。掏得起8元书费的请去报名,掏不起的也不要紧,只管拿旧书去吧!

在乡亲们的疑惑中,他好不容易“请”来了8个学生且都是有名的“掏蛋鬼”,或因成绩差或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由于四肢肌肉萎缩,讲课时在黑板上板书是最难攻克的关口。开始,马文仲坐在稍高的凳子上,用双膝顶着手臂在放低了的黑板上写字,可他发现,黑板低了学生看不清。于是,他让父亲找来一根木棍,一头制成夹子的形状,将粉笔夹在上头,尝试着举起木棍板书,起初,他写的字七扭八歪,自己累得直喘粗气。学生们劝他还是用原来的方式,他说:“现在就你们几个,往后学生多了怎么办?”学生们抱着他肿得胡萝卜粗的双腕,眼泪“叭嗒”直滴。

是年7月,一个惊人的消息不胫而走:马文仲的8名学生有6名考上了初中!有个学生还考了全乡第一!而别的学校,有的是“白板”,最多的也只考上四五个。贫穷落后的黄河滩区把这当成了特大新闻。又一个招生季节,没等他贴广告,方圆十里60多名失学的农家子弟争先恐后地迈进了门槛。

1986年,马文仲生命的年轮增至第二十圈。事业蒸蒸日上,身体却每况愈下,扭曲变形,稍微挪动一下都是奢望,他独创的板书方式也不得不宣告结束。他只好挑选一个成绩棒、书法好的学生,自己念,学生板书。由于胸肌、腹肌已开始萎缩,身子前倾得厉害,在课堂上他不得不用桌角顶住胸部。日复一日,胸廓变形了,他觉得全身的脏器都“跑”到了后背,循环、消化等系统已经紊乱,不能正常“工作”。深夜,马家院里不时传出他痛苦的呻吟。

病痛中,他希望交些知心朋友,1987年3月,一家青年杂志刊出了他的征友启事,他说明了自己的现状和追求。

“马文仲,信!”乡邮递员在5月里的一天给他送来一份惊喜:“文仲同志,看到你的启事,我有一种久违的激动。虽然我是个养鱼专业户,整天想的是‘向钱看’,但读罢你的自我介绍,我一下明白了,我激动的原因在于我幼时的愿望:做一名音乐教师。你的身体状况很差吗?我想像不出你是怎样把学校办起来的,请你告诉我,好吗?让我们互相帮助吧!”

秀丽的字迹和温馨的问候使马文仲欢乐不已,他忘不了文末那俏皮的嘱咐:别忘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哟!信的落款是:湖南省桑植县马合口村谷庆玉。

谷庆玉何许人也?

1985年,正值18岁妙龄的白族姑娘谷庆玉高中毕业后,大胆承包了山上的一座水库搞渔业开发,由于科学喂养、经营有道,当年便创下两项“全县之最”:年龄最小、效益最好的养鱼专业户。县长在表彰大会上说,如果桑植多出几位谷庆玉,还怕全县富不起来?

纯洁、秀美得如同自己名字一样的谷庆玉,成了致富明星,很多小伙儿向她发动了甜蜜攻势。但她有一种直觉:自己要嫁给一位英雄。

每次收到马文仲的书信,谷庆玉总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难道自己……爱上他了?不可能!可是,要是一周收不到文仲的来信,她就会坐卧不安。

1988年初春,谷庆玉下定了与心上人执手的决心。动身前,她交待妹妹:“好好养鱼,我去寻一个真实的梦。别告诉爸妈,请他们原谅我不辞而别吧!”

千里辗转,终于到了马家。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她还是为眼前的现实震惊:没有大门,破堂屋的窗棂上拴着一头瘦驴,几件摞着补丁的衣服搭在枯树枝上……文仲的母亲、哥哥都有残疾,两个妹妹还未成人……只有院中简陋的教室里朗朗的书声显出一种生气。

谷庆玉像一个美丽的仙女出现在黄河滩,自然引起人们火爆的猜疑、争论。“八成是骗子,看文仲老实,糊弄他!”“扯淡,文仲家穷得叮当响,能骗啥?”“对啦,没准是文仲骗来的吧?”消息传到乡里,乡长表态:“如果查出来是拐骗,一定要及时解放湖南妹子。”

伴着黄河的涛声,马文仲和谷庆玉彻夜长谈。文仲说:“情况你都看见了,现在后悔还不晚。过日子比树叶还稠,我请你慎重考虑。”“别再说了,我心甘情愿伺候你一辈子,明天,咱就去办结婚证!”

1988年3月25日,马家盛开了并蒂莲。

然而,生活是沉重的。刚开始,她不知道怎样伺候他。想扶他过门槛,却把他摔了个仰八叉;费力把丈夫抱到床上,一松手他栽到床下,头破血流,谷庆玉心疼得直哭。渐渐地,她摸出了规律:丈夫的生理重心已经偏移,要让他坐稳,必须掌握好重心。夏季的白天,她坚持用凉爽的毛巾为马文仲擦洗数遍。晚上,每隔一两个钟头为他翻翻身。还没合眼,却又睁眼,谷庆玉是全村睡得最晚.起得最早的女人。洗漱、烧火、做饭完毕,又给丈夫穿衣、洗脸、喂饭,每天来的第一个学生总会发现,教他们音乐的谷老师已经把马老师背进教室,安坐在讲台上了。

1992年,一位学生家长送给他们一辆轮椅,夫妻俩欣喜若狂。当天,马文仲口占一首诗《轮椅》:妻/是我的轮椅/轮椅上的重量/是一颗感激的心/那一千多个日子啊/承载满/泪痕/慰藉……

1988年至今,谷庆玉只回过一次湘西娘家。至今她也没告诉妈妈。

多年来,马文仲夫妻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名人,家长们竞相把孩子送来。这一来,校舍容纳不下了。13年来,他们平时吃的最好的菜是腌萝卜,过年过节时才吃一回熟菜。庆玉如今已是3个孩子的母亲,每次“坐月子”时亲友送来的鸡蛋她都拿去卖了,“一个鸡蛋就是一块砖哪!”1996年,长垣县团委送来5000元希望工程款,加上自己伐的树,如今,他们盖起了20间教室,班级已有从一年级到五年级5个班,目前在校学生218人,师资力量也扩大到7人。

13年来,他们为社会培养了1400多名学生,考入初中的有近千名,后来考上大学的有十多名。乡亲们把马文仲奉若“夫子”。

13年来,200多名贫困孩子在这里免费读完了小学。马文仲定的规矩是:希望学校决不允许一个学生因贫穷而从这里退学。

在黄河滩区乡亲们的心目中,在孩子的心目中,马文仲、谷庆玉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今年9月,马文仲夫妇在北京参加教师节庆祝活动和录制《实话实说》节目期间,曾找解放军总医院和首都有关专家会诊,确定他患的是进行性肌肉萎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