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连续三年跨年度断流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新生10月28日讯】 位于青海的黄河源头,自一九九八年出现首次跨年度断流后,已连续三年出现这种断流现象,是历史所从未见过,这种现象对黄河流域的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新华社引述黄河源头所在地玛多县的气象、水利等部门分析指出,造成黄河源头干流出现长时间断流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黄河源头地区出现连年乾旱,区域内补充黄河河水的众多河流,得不到天然降雨的补给。
二是草原退化、沙化严重,水源涵养能力明显下降,导致许多大小泉眼乾枯。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分布在黄河源头地区的众多湖泊大幅萎缩甚至乾涸,一些外流湖变成了内陆湖。
黄河是中国大陆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省境内巴颜喀喇山北麓的约古宗列地区,其源头主干河段先注入扎陵湖,而后进入鄂陵湖,经过玛多县境内的姐妹湖后汹涌而下。
玛多县有关部门的水文资料显示,一九九三年黄河源头干流首次出现短期断流现象时,干流流经鄂陵湖出水口的流量为每秒七点八立方公尺,到一九九九年首次跨年度断流现象结束时,鄂陵湖出水口的流量只有每秒二点七一立方公尺。 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资源局等有关部门,于一九九九年五月上旬对源头断流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扎陵湖出水口至鄂陵湖出水口,黄河出水量只有每秒零点零零一立方公尺,黄河源头干流流出出水口七公里后便断流,由此造成完全裸露的河床长达八公里。
发稿:200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