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化子為何能成良醫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泰源清朝時,江浙一帶有一姓齊的乞丐,不知他是什麼地方的人。江浙一帶稱“乞丐”為“叫化”,所以人們又叫他為“齊叫化”。他白天到舉喪的人家中乞食,吃飽肚子回來,就在郵亭中呼呼大睡,悠然自得。他人似瘋癲而實際上好義,乞食有剩余的食物,就給乞丐中生病不能走動的人吃,所以被群丐所尊重。
有一天,忽然來了一個乞丐,從地上踢他起來,說:“你就是齊叫化嗎?”齊睜開眼睛盯著他看,是個素不相識的人,就問:“你叫我幹什麼?”這個外來的乞丐說:“我知道你向來好義,現在有一技傳給你,你願意學嗎?”齊說:“願意。”外來的乞丐拿出紅丸子說:“吃了這個東西,就能知道人的病在什麼地方了。”齊叫化立即將紅丸吞服了。接著又拿出一根長針給他,說:“既然知道了病源,用這根針去刺治,無不立即痊愈。”齊叫化恍然大悟,跳起來狂笑,而這個外來的乞丐眨眼間就已經不見了。
於是齊叫化在鄉裏集市中遊逛,遇到有瘸腳的人,就用針刺他一下,馬上就能治好。遇到瞎子,用針刺一下,立即就能復明。遇到啞巴,針他就馬上能夠說話。於是,齊叫化名噪一時,所到之處,周圍都是等著他看病的病人。
然而,齊叫化是針對不同的人而選擇不同的做法,貧窮的人即使他不要求,也一定幫他治療;對於那些有錢人,就一定要索取到足夠的財物時,才為他們紮針。他每天得到幾兩銀子,就叫來同是乞食的人,拿出銀子分給他們,絲毫不藏分文。
有個當鋪商人,因中風而得了病,右臂已經殘廢,服用各種藥物都沒有效驗。聽說到齊叫化的大名,就派人把他請來,給他看自己的手臂。齊說:“容易,你必須給我一百兩銀子,立即就能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否則只能是半握而已。”商人迫不得已,就把銀子給了他。齊叫化用針在他的肩上針了個大孔,說:“不可封這個孔,讓風從這裏出來。”一拔針,臂就能夠運動了。自此,商人每逢病情發作,就會有風從洞中吹出來,颯颯有聲,而終身就不再得此病了。
齊叫化用銀子來救濟眾生,和安葬那些無家可歸的死者,不出幾天,錢就用完了,他又與群乞在村落中遊逛。一天,看到有人出殯,四個人運送著一只白木棺材,血從棺材中流了出來。齊叫化仔細地看了看,然後招呼那些人說:“你們怎麼能把活人殺死在棺材裏面呢?既然讓我看到了,我一定要為他復仇。”於是揮手讓眾乞丐圍了上來,棺材不能繼續前行。
運送棺材的其中一人說:“不要胡來,死的人是我的妻子,因為難產,胎上攻心,已經死了一天了。”齊叫化說:“一定要打開棺材讓我看看。”運送棺材的人大怒,正喧鬧爭執間,有認識齊叫化的人說:“這是齊叫化,他是良醫啊!你何不打開棺材讓他看下,他一定有他的理由。”運送棺材的人很高興,就把棺材運回家,取出死者的屍體,放在室內。齊叫化用針刺她心口下面,叫大家出來,說:“快讓其他婦女出來伺侯,她快生孩子了!”眾老婦剛一進屋,就聽到哇然一聲,嬰兒生出來,而妻子也醒了。齊叫化大笑,不要一個錢,掉頭就走了。
或有些病家為了醫好父母的緣故,擺出豐富的宴席,將他當作上賓請來。齊叫化來了後,一見大怒,不顧而去。病家問其同夥是什麼原因,都說:“要想得到他的歡心,需要用矮桌子擺在地上,給他豐盛的酒肉,讓他獨自而食,那麼他就高歌喜笑了。”一試果然是如此。
當時有一個和齊叫化同姓的人,是一個年輕的讀書人,有一天突然昏迷倒在地上。齊叫化正好路過那裏,就用針紮他的胸部。年輕人吐出了一升多痰且蘇醒過來了,十分感激,就離開家裏去找齊叫化,找到了,伏在地上拜謁他,願意拜他為師,願意做他兒子,跟他學習針刺之術。齊叫化狂笑道:“我沒有老婆,哪裏還有兒子?但是我沒有兒子,能繼承我事業的,就是我的兒子。你能跟著我做乞丐嗎?”年輕人說:“兒子怎敢改變父親的職業呢?”齊又說:“我沒有家,能夠容得下我的地方,就是我的家。你能在室外、街頭或郊野露宿嗎?”年輕人說:“兒就是因為受家之所累,還需要家來幹什麼?”齊大笑說:“好,好。”就把木棍和竹筐遞給他,說:“跟從我去遊逛,後悔就殺了你。”年輕人恭謹地答應了。於是年輕人跟著他在三江兩浙之間漂流,勤懇地服待他,居然像父子一樣。
過了幾年,這位年輕人已經學到了按穴針刺的技能了,齊叫化說:“兒子你的學業已經完成了,雖然不如我這個父親,但已經超出常人。你現在可以回家去,致富並不難。”就把針授給他,說:“答謝你一路上的辛勤,兒子你現在已經能繼承父業了。我將有遠行,兒子你身體柔弱不能追隨,何不現在就離去呢?”
年輕人不忍心離去,哭著請求能夠繼續跟從他。齊叫化生氣地說:“違背我的教誨,就是大不孝。”接著,令群丐驅趕他,然後狂笑而行,快得如奔馬,瞬間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不知哪裏去了。
發稿:2024年1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