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方外之士”典故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茹之

【明心網】“方外之士”出自《宋史•隱逸傳》,又作“方外之人”。“方外”,世外的意思。

宋朝太宗時有一個叫陳摶的人,曾在五代後唐明宗時中過進士,但他不願做官,而是去武當山、華山隱居修行。

太宗太平興國年間,陳摶來見太宗,太宗對他十分禮遇。太平興國九年,陳摶再次來見太宗,講述道法。太宗更加以禮相待。太宗對宰相宋琪等人說:“陳摶獨善其身,不貪求權勢和金錢,真是‘方外之人’啊。他在華山已經隱居了40年,年齡差不多快一百歲了。他自己說,經歷了五代時期的離亂之苦後,幸好遇到了大宋的太平之世,所以到朝中覲見。同他談話,很值得一聽。”

“方外之士”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後人用此指言行超脫於世俗之人,也用來指佛家和道家的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