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臯陶“九德”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智真

【明心網】臯陶,臯城(今安徽六安)人,上古時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掌管司法,與堯、舜、禹一起被稱為“上古四聖”。

臯陶認為,上天造就了萬物並賦予了其美好的德性,因此一切遵從天意,保持美好的德性是人的神聖職責。官員的為政之道是輔弼君主按天理行事。臯陶雖管理司法,但他首要的政治主張是提倡“仁政”、“德治”,提出“天命有德”、“天討有罪”、“聖人九德”等。

臯陶提出的“九德”是:“寬而栗(寬宏大量而又嚴肅恭謹),柔而立(性情溫和而又有主見),願而恭(態度謙虛而又莊重嚴肅),亂而敬(具有才幹而又辦事認真),擾而毅(善於聽取別人意見而又剛毅果斷),直而溫(行為正直而又態度溫和),簡而廉(直率曠達而又註重小節),剛而塞(剛正不阿而又腳踏實地),強而義(堅強勇敢而又合符道義)。能在行為中表現出這九種品德,就會時時處處吉祥順利。每天都能在行為中表現出九德中的三德,早晚恭敬努力的去實行,就可以做卿大夫。每天都能莊重恭敬的實行九德中的六德,就可以協助天子處理政務而成為諸侯。天子修德不懈,方可成為聖賢,才能施恩於人民。如果能把九種品德集中起來全面的實行,眾多的功業就可以建成了。”

臯陶還提出“慎身”、“知人”、“安民”的治國方略。“慎身”就是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使百姓敬服。上行下效,而上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知人”方面,是指只有知人善任才能為民謀利。“安民”指人民的生活安定了才能顯示出德政的威力。

史書上說臯陶為大理,執法嚴謹而公正,天下無冤獄。他註重教化,制禮作樂,建立了社會正常的秩序,加強了部落間的融合,使百姓安定,出現了天下太平的繁榮盛世,開創了“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的大好形勢。而那些卑鄙的小人都非常畏懼,紛紛逃離,孔子說:“舜有天下,選於眾,舉臯陶,不仁者遠矣。”(《論語.滕文公上》)。

臯陶思想對後來形成的儒家思想有著深遠的影響,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古來聖賢對天道這個問題都會竭盡一己的心力,非常敬畏的遵循上天的旨意行事。修身明德、順天應人等道德觀念已成為我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成為做人應具有的美德和高貴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