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大賽讓世界了解漢服
——首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今日於曼哈頓舉行

昨日,首屆漢服設計大賽介紹會在新澤西舉行。圖為大賽組委會成員之一的理查德·殷在介紹會上。(攝影:方洪/大紀元)
【新生10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洪紐約報導)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首屆全球漢服回歸設計大獎賽於今日(10月19日)在紐約曼哈頓喬治王子舞廳舉行。昨日(18日)上午,主辦方為前來參賽的各路服裝設計師們在賓館舉行了大賽的介紹會。
與會的數十位設計師來自美國、臺灣、加拿大等地。可喜的是,除了華裔,還有非裔等其他民族的設計師,顯示了傳統漢服日益為世界各個民族所關註的大趨勢。
會上放映了關於漢服回歸設計大賽的介紹片,和新唐人電視臺的介紹片。選手們還觀看了部份參賽作品的草圖幻燈片。
參賽者都是贏家
據會議主持人新唐人電視臺主播方菲介紹,本屆漢服大賽收到了上百位設計師的超過1,000幅設計圖,其中有60余位設計師的250套作品圖進入決賽。
大賽組委會成員之一的理查德·殷在介紹會上表示:無論誰將成為19日大賽的優勝者,每個人都是贏家。殷先生稱贊參賽選手是開拓者,並說“大家都在為未來人類服飾文化奠定基礎”。
據介紹,表演模特們昨日都在緊張的排練,全力將設計師們的設計意圖體現出來。
讓世界了解漢服
組委會的殷先生還強調大賽的作用之一是可以讓世界認識什麼是真正的漢服。這在參賽選手中引起了廣泛的認同。
臺灣設計師林雪錦女士會後表示,當前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不知道中國人有自己的傳統服裝—漢服。她希望通過這次大賽把真正的漢服展現在世界面前。林女士這次參賽的作品沒有任何改良,是地道的傳統服裝,是以明朝官民服飾為藍本設計的。
設計師張先生認為漢服的推廣是大問題,因為華人社會缺乏讓後代了解傳統文化內涵的教育。他舉例說,日本有成人禮,讓年輕人了解他們自己的民族傳統。但是他對漢服的未來充滿信心。
天然、質樸,有益身心
多位設計師認為漢服比西方服裝更接近自然,對人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入圍決賽的高雄長慈手染坊創立人謝長慈表示,漢服整個都比較接近大自然,因為主要以棉和蠶絲為主。他還比較了東西方的服裝染料,漢服的染色、繪畫等都是用礦物質,接近自然,也環保,而現代的染料多為化學物質。
漢服設計師陳美合對漢服染料深有研究,她向記者詳細介紹了一種傳統藍色染料—藍靛的制作過程。她表示,如果將這樣的染料塗在床下,可以防蚊;用於衣物可以吸汗;甚至防止老年失憶癥等。
她還比較了漢服在剪裁方面與西方服裝的不同:漢服的縫制不需要西方服裝那樣的褶,只要裁成長方的布料即可;而西方的剪裁需要符合數學公式。她表示漢服寬松、舒適,而西式服裝會造成對身體的緊束。這都使得漢服更有利於身體健康。
介紹會大約11點結束,會後許多設計師不舍離開會場,他們相互攀談、切磋。介紹會儼然變成了一場關於中國傳統服飾文化的研討會。
根據安排,正式的比賽走秀安排在今天下午。分前後兩場,頭一場是日常服裝類的比賽,隨後將進行禮儀服飾類的比賽,屆時人們將一睹首屆漢服比賽的風采。
發稿:2008年10月19日
更新:2008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