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盛年不再來 一日難再晨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貫明

【明心網】許多人在讀過陶淵明的詩中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後,雖然也認同他對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但是對陶公辭官不做、以詩酒為樂的田園生活方式卻認為他太頹廢了。其實陶淵明並不缺乏進取心,這可以從他的名句“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中看到他惜時進取的雄心壯志,只是他不恥於與貪官汙吏同流合汙,為了潔身自好才選擇了一條“不為五鬥米折腰”的與眾不同的人生道路。

俗話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古人說過:“百金買駿馬,千金買美人;萬金買高爵,何處買青春?”由此可見,金錢買不來時間和青春。在有限的人生中,一般人應該惜時進取,不應該虛度歲月;修煉人則應該惜時精進,不應該荒廢時光。

我由於在學生時代養成了苦讀至深夜的習慣,翌日早晨如果沒有學習或工作的壓力,一般都要睡懶覺至日上三竿。每天做完刷牙洗臉等起床後的例行之事,太陽已經刺眼地高掛在天空了。這個不好的習慣一直延續了很長的時間,因此每當重溫陶公“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名句時,內心總是深感慚愧和內疚。對此名句感受尤深,人必須珍惜生命的每個時刻、每分每秒,才是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此名句是陶公千折百曲、歷經磨難的生活體驗的結晶,中國的古人同樣有感於此,才有了“懸梁刺股”“囊螢映雪”、“鑿壁借光”的勤學佳話。

人世間有許多人總是認為來日方長,所以經常把今天應該完成的事情或心願推遲到明天去做。殊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一個人生命的長短並不是他自己可以掌控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願望,都像“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所描述的那樣,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消失了。現實生活中有一些人,他們都還很年輕,對生命有著太多的夢想,可還沒來得及去實現,病魔就過早的眷顧了他們,使他們懷著滿腔的遺憾告別了熱愛的生命。而活著的人們如能及時警覺到生命的短暫,就應該認真的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對家人對朋友多一點關愛,對他人多一份真誠與寬容,不能因為貪圖物質享受而怠惰了自己的使命。

抓住了今天,就是真正抓住了時間的要穴,世界上聰明、勤奮、有志的偉人,他們都深深懂得時間就是生命。 他們決不把今天的寶貴時間虛擲給明天。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從來就珍惜時間,利用在車上賣報的閑暇構思各種創造,搞實驗時,渴了,喝口涼水;餓了,啃塊面包;困了,趴在 桌上打個盹。愛迪生如此,牛頓、居裏夫人、愛因斯坦……一切有志氣、有成就的人莫不如此。他們決不沈湎在昨天之中,更不空空觀望明天,他們的努力永遠從今天開始!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天之計在於晨”,旭日東升之際是一天的開始,這時的空氣最為清新。虛擲光陰,就是在折損著生命的光;及時努力,就是在開拓生命未來的路。不要沈湎昨天,不要觀望明天,一切從今天開始,從每一天的早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