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像水一樣流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朱成玉

【明心網】生命本該是靜靜流淌的。如果你想比風跑得更快,你會丟掉草帽;如果你想追趕上神,你會迷失心靈。散步的好處正在於:可以讓我們認真地接近每一片葉子,發現葉子快樂的顫栗;認真地接近每一朵花,洞悉花朵羞澀的秘密。認真傾聽時間“滴滴嗒嗒”,仿佛下著瀝瀝的雨,仿佛在做一首無韻腳的長詩。

靜靜流淌的生命是很詩意的一種翻閱。所有的日子合起來是一本書。我認認真真去讀,恭恭敬敬去寫。有些日子會成為精彩華麗的篇章,有些日子會成為一筆帶過的風景;有些日子是花開時的爛漫,有些日子是葉落後的靜默;有些日子閃著光,有些日子沁著涼;有些日子是一句警世的話,一個標準的字,有些日子是一個簡單的標點,一種依附的符號。不管這本書深奧還是淺顯,我都會虔誠地翻過,猶如翻過《聖經》的每一頁。

當我仍然可以憧憬,也可以回憶的時候,我的生命之水正在流淌。捧著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從上午,渡著般駛進午夜。其間沒有喧囂,沒有幹擾。當那些逝去的塵埃從身上,靈魂裏一點點的剝落的時候,能有幾個人認為那些塵埃正在身後堆砌一座墳墓!只有流水能將它毫無痕跡地從塵世擦去。像在作業本上擦去我們曾經犯下的錯誤。

如果熾熱而明亮的燈泡會讓夜燃燒得更快,那麼我寧願點上蠟燭,讓這黑暗中的植物流著淚訴說成長的疼痛。蠟燭的成長就是不斷不斷地消逝,到最後凝成一灘淚,像是遺憾、像是懺悔。俄國的列夫·舍斯托夫在他的《無根據頌》中提到,哲學家們頌揚心靈的寧靜,把它當做我們生存最高尚和最有價值的目標,可這樣一來,動物理應成為我們的理想,因為在平靜無波這方面,沒有什麼能比它們更好。我們不妨去看看正在吃草的綿羊或奶牛,它們既不回憶過去,也不憧憬未來,完完全全活在現在,只要有一塊好牧場,就能使它們完全滿意了。人終究是人,人內心永遠無法達到植物般的寧靜。人有爭吵,人有數之不盡的煩惱,人要四處求職,養家糊口,人要千方百計地賺錢,人要體面地活著,人死後要留個好名聲……鍋碗瓢盆,上崗下崗,風花雪月,上床下床。人在這世上走一回總要留下一個背影,或偉岸或卑微,或生動或僵硬,或凝滿智慧或透著愚昧,或盈著暗香或罩著滄桑……人的欲望和虛榮導致了一個個懺悔的黑洞。人的一生,有多少欲望和虛榮大概就要負下多少心債,現代人的心路歷程恐怕是一段最為艱難的歷程,從一顆心到另一顆心,大概只有“在清水裏洗三次,在堿水裏煮三次,在鹽水裏腌三次”(阿·托爾斯泰語)這段路才能由喧囂走向寧靜,由渾濁走向澄明,由繁復走向簡單。

“……我不想洶湧澎湃,我只想靜靜地流淌。”作家二月河在成名之後由於記者的頻繁打擾無法安心寫作,不得不發出這樣的感慨。二月河的感慨不知能讓多少追名逐利的人汗顏?錢鐘書先生的一生也是為媒體記者設置了重重柵欄。他只是不想讓自己脫離普通人的生活,平平靜靜做事,安安心心做人。

像水一樣流淌的,是普通人的生命。每天重復著幾乎同樣的事——吃飯、睡覺、上班下班,這靜靜流淌的生命中也會有一絲絲快樂的漣漪,比如單位發獎金了,今天的天氣不錯,院子裏的花開了,一只小鴿子破殼而出了等等。像水一樣流淌的,是充滿愛心的生命,它與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都有著撕扯不斷的情感。比如父親的口袋裏為兒女揣回來的幾粒糖果,比如母親被針紮破的手指,比如廢墟上的琴聲和窮人的歌唱。

我希望黎明的火車能慢下來,盡管終點是寶座,是權杖,是華麗地毯鋪就的宮殿,是天堂。我仍然希望火車能慢下來。讓我仔細讀一讀那些親切的背影,撫摸一些讓人感動的魚,讓它們濕潤現代人揣在口袋裏的情感。

脫下靈魂的外衣,我要像水一樣,靜靜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