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劉斌夫【明心網】“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人杜牧這首《清明》詩,千年流播,膾炙人口,童叟皆能熟誦。但殊難解知其意——清明為何雨紛紛?行人為何欲斷魂?詩人為何尋酒飲?飲酒何去杏花村?詩讀百遍,其義何見?
清明緣何雨紛紛?長江流域村夫農諺:“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此就農事而言,盼望清明出太陽,太陽出來喜洋洋。因為農諺又說“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雷打清明前,高山漲滿田;雷打清明後,平地種成豆。”希望清明天晴播種瓜豆,谷雨下雨潤澤沃土,植物種子生根發芽破土而出,新植樹苗也淋了“定根水”。可是清明多不明。氣象學家說,江南春早,北方幹冷氣流南下,南方海洋暖風北上,冷暖相遇,凝結成雨。“春雨驚春清谷天”,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丙戍(2006年)清明在公歷4月5日(古歷三月初八),不知今春清明長江流域是否細雨連綿一如往年。
古代的士大夫之族常常關心農事桑麻,而今的城裏人和讀書人似乎多只關心天晴下雨出行方不方便或者心情好壞與否,少了些心系天下的宏闊氣概,多了些小不拉嘰的小資情調。
清明緣何雨紛紛?發生在春秋時期的晉國(今山西一帶)的一段故事催人肝腸寸斷淚下潸然!
晉國公子被一夥奸臣謀害,被迫在晉國重臣介子推的扈佑下流亡異國他鄉。他們在一道山坳迷了路,饑寒交迫。重耳癱坐破席,絕望長嘆:“重耳可死,然百姓難安矣!”
介子推說去尋食,一會兒把一塊烤肉遞給重耳,重耳狼吞虎咽頃刻吃個精光,問介子推:“何來烤肉,尚有乎?”介子推提了提自己的褲腳,說道:“公子若喜歡吃,我願將另一只腿肚也割下來。”重耳感動得大哭:“君如此待我,我將何以報答之!”介子推答:“我不求報償,但願公子風雨漂泊,不忘民間疾苦,慎思遍求治國良方。”
在外流亡19年之後,晉國忠臣終除權奸,擁戴和召喚重耳回國主政。歸國入城時,重耳拔劍把伴隨他多年流浪的破席挑下車去。介子推拾起破席,悄然回家了。
重耳登基封賞,偏偏忘了為他割腿沖擊的介子推。
有人為介子推叫屈。重耳才舊事猛省,差人去請介子推來朝受賞。介子推堅辭下去。重耳只好親赴介府,卻見閉門鎖屋。鄰人告知,介子推不願受封,背著老母躲進綿山。
派禦林軍搜山不遇,只好聽人獻計放火燒山,仍不見介子推出來——介子推背著老母靠在一棵巨柳旁活活燒焦了!重耳跪拜被燒焦的介子推,放聲大哭。
移動介子推屍體厚葬,重耳才發現其身後樹洞裏介子推的一片衣襟,上有血書:“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以伴君做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介子推舍己忠君愛國,不圖個人回報,坦蕩襟懷無不令人肅然起敬!
重耳將血書藏入袖中,下令每年這一天禁忌煙火,寒食一日。這一天稱為“寒食節”。
次年寒食節,重耳率眾臣拜謁綿山,在山下寒食野餐一日,翌日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介子推亡靈。但見死柳復活,枯幹新枝隨風而舞,君臣折柳為環戴於頭上。重耳取介子推血書《清明》詩意定這一天為“清明節”,以召告天下為政清明。重耳勵精圖治,百姓安居樂業,晉國遂成“春秋五霸”之一的中原強國。
此後歷代文臣武將,無不重視寒食、清明兩節;騷人墨客,留下多少寒食、清明詩篇。唐•杜甫“佳辰強飯食猶寒,隱幾蕭條帶鹖冠”(《小寒食舟中作》),唐•韓罶“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禦柳斜”(《寒食》),唐•柳中庸“春暮越江邊,春陰寒食天”(《寒食戲贈》),宋•沈端節“今年寒食又花開,垂下重簾不許燕歸來”(《虞美人》),宋•範成大“桃杏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四時男園雜興之三》),宋•陳與義“東風也作清明節,開遍來禽一樹花”(《清明》),明•瞿佑“風落梨花雪滿庭,今年又是一清明”(《清明即事》),宋•張炎“一夜凝寒,忽成瓊樹,換卻繁華。因甚春深,片紅不到,綠水人家”(《柳梢青•清明夜雪》)……清明時節雨紛紛,在詩人詞家心中,那是天公為忠君愛國的介子推而長泣的淚雨。路上行人杜牧思之而魂欲斷,只有借酒寄杯,痛飲長歌。牧童心照不宣,默言指路——杏花村正是介子推故地古晉國(今山西)汾陽一帶的天下名酒之鄉。
傳說中,清明又是每年度三大鬼節之一。清明鬼出門,七月半鬼亂竄,十月初一鬼回家。三大鬼節是華夏獨有的最富親情的節日,因為活著的人們總也忘不了為那些逝去的親友亡靈燒一些零花錢。祭祖事鬼是重要的習俗。寒食祭靈,清明掃墓,在唐玄宗時定為國家節俗制度,“編入五禮”。白居易有詩《寒食野望吟》:“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至宋代,寒食清明,“太學”放假兩天,“武學”放假一天,師生為先人掃墓,以弘揚傳統美德。
江南一帶古時流行清明踏青遊春。宋人吳惟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中描繪:“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王禹,牎逗場芬饔?“今年寒食在高山,山裏風光亦可憐。稚子就拈花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寒食、清明亦是古代全民健身運動日,走馬,放鳶,鬥雞,蹴鞠(踢足球),劈阮,彈箏,相撲,說書,登山,拔河,露營,野餐,飽嘗天地春色人間樂趣。國人瀟瀟春雨濡心田,翹盼清明艷陽天。
發稿:2006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