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咀嚼文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郭盈蘋

【明心網】
近來常在網站上閱讀一些古詩詞
簡單的幾行字
總能架構出無限風光
引人遐思
想著
為什麼以前的人
可以利用如此精練的文字表達豐富的涵義與情感
在文字越趨白話之後
我們必須借由那麼多的修飾來描述事物與觀感
卻失去內斂的美感

以前的環境
雖然物質簡單卻內在豐富
當前社會的動態變化是從前無法相提並論的
那為什麼
我們的言辭卻韻味越來越少
也越發累贅呢

是因為復雜的生活
搶占了思維運轉的空間嗎
是因為太富裕的視野
讓我們來不及深入思索就必須品嘗下一道美好嗎
美好的事物找不到機會沈澱
就無法轉變為美好心靈與思維的滋補養分


那樹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沈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裏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沈默,沈默是今晚的康橋!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描寫那麼優美
那不也是白話文體嘛
但徐志摩不知曾經歷多少古文的洗禮
是不是我們的古文書真的讀太少了
少到讓現在的白話文單調到枯索無味

七年級生要去創造火星文
用另一種邏輯來創造語言的樂趣
一種有創造力卻缺乏優美想像的文字
一種讓你聽的當時啞然失笑
卻引不起任何更深層回響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