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劉伯溫的故事(3)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心網】元朝至正年間,劉伯溫任江西高安縣縣丞。

一天,接到一張狀子,寫的是縣前賣燒餅油條的趙老漢一生積蓄的幾十貫銅鈿被偷走了。劉伯溫馬上傳審趙老漢。趙老漢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哭訴說:“昨夜三更,小人忽聽見響動,急忙起床叫喊,等鄰居們趕到,賊已經逃得無影無蹤了。

我年近古稀,無子無孫,無依無靠,叫我今後怎麼過日子?求大人趕快緝拿罪犯,追回贓款,救我孤老頭一命!”說罷,便不住地磕頭。

當下,劉伯溫隨帶衙役,前往趙老漢家察看了現場,知道賊是撬破板壁進屋,搬開放錢箱子上面的另一只箱子,把錢偷了去,但沒有留下絲毫痕跡。看來偷竊犯是詳知趙老漢家底的近賊。但查詢了四鄰的情況,卻一無所獲。為了破這樁無頭案,劉伯溫左思右想,終於想出了一條妙計。

第二天清早,縣衙門外貼出一張告示,上面寫著:“茲有趙老漢失竊一案,經本衙追查,殊難破案。今念趙某孤老無依,實屬可憫,望離趙老漢家五百步以內的鄉鄰,務在今日辰時,齊到縣衙內院商議周濟之事,仰各知照,不得有違。”告示一出,整個街坊就熱鬧了。有的譏笑縣丞無能,有的說這是姑息養奸。大家都帶著一種好奇心去了。

縣衙院內,擺著一只大缸,缸裏盛滿了清水。等人們三三五五地進院後,地保當場宣布:縣丞吩咐,每人向缸裏投銅鈿一枚。大家一聽只要一枚銅鈿,樂得做人情,便一個個向缸裏投錢。一個,二個,十個,一百個……銅鈿越投越多,圍觀者也越來越多。

卻說那個偷錢的李五,連日來提心吊膽,生怕吃官司,不敢拋頭露面;現在聽人說告示的事,暗自慶幸,料想可以瞞過去了。只是去不去縣衙,心裏拿不定主意。去吧,怕露出馬腳;不去吧,又怕人說自己做賊心虛,引起懷疑。耳聽敲過三遍銅鑼,鄰舍都走得差不多了,覺得再不去,等地保上門來叫便不好了。那告示上不是說“不得有違”嗎,只要小心點,混在人群當中,就出不了事。於是,他大模大樣地走進縣衙。剛進內院,就聽見地保大喊:“投錢!”他不禁一楞,那雙老鼠眼骨碌碌地轉,把手伸進衣兜,好不容易掏出一枚銅鈿,擠到缸邊,抖縮縮地丟入缸內。

劉伯溫居高臨下,看見最後進來這個人的樣子,心裏已明白幾分。

這當兒,混在人群中穿便衣的捕快,來向縣丞稟報說,大缸水面上漾開了一層薄薄的油漬。劉伯溫說聲:“帶上堂!”便開堂審問了。

劉伯溫問明李五的姓氏、住址以後,兩眼像利劍般直瞪著他,劈頭喝道:“李五,你是怎樣偷走趙老漢銅鈿的?趕快招來!”李五鎮定地說: “小人向來安分守己,哪會幹這不端之事,望大人明察。”“哈哈!剛才你丟進水缸裏有油漬的銅鈿,把你告下了。”“這……嘿嘿,那枚銅鈿嗎?是我從趙老漢那裏找回的。”劉伯溫一拍驚堂木,厲聲說:“好個刁民,還要狡辯!我已查明,你近日並未到趙老漢那裏買過燒餅油條。事到如今,不老實招認,罪加一等!”李五卻口口聲聲叫“冤枉”。

劉伯溫向左右使個眼色,幾個捕快退了出去。

沒有多少時候,捕快提著幾十貫銅鈿回稟說:“大人,這是從李五床底下的小坑裏挖出來的。”李五在鐵證面前,只得低頭招供畫押。趙老漢領回銅鈿,對劉伯溫千恩萬謝。